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淩。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wei) 鬼雄。
——屈原《九歌·國殤》
今又清明春草綠,複緬先人寄哀思。
清明節是飽含家國情懷,喚醒家國記憶的傳(chuan) 統節日。每年此時,“慎終追遠、敦親(qin) 睦族、行孝盡哀”,生者與(yu) 逝者、當下與(yu) 曆史得以跨時空對話。
中華文明生生不息五千多年,“為(wei) 有犧牲多壯誌,敢教日月換新天”,無數英雄烈士用鮮血和生命鑄就新中國,他們(men) 如同璀璨明星照亮蒼穹,指引我們(men) 奮發前行。
“寸土千滴紅軍(jun) 血,一步一尊英雄軀。”在紅一方麵軍(jun) 二萬(wan) 五千裏的征途上,平均每三百米就有一名紅軍(jun) 犧牲。長征這條紅飄帶,是無數紅軍(jun) 的鮮血染成的。風雨如磐的長征路上,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激勵和指引著紅軍(jun) 一路向前。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楊靖宇、趙尚誌、左權、彭雪楓、佟麟閣、趙登禹、張自忠、戴安瀾等殉國將領,八路軍(jun) “狼牙山五壯士”、新四軍(jun) “劉老莊連”、東(dong) 北抗聯八位女戰士、國民黨(dang) 軍(jun) “八百壯士”等眾(zhong) 多英雄群體(ti) ……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zheng) 中,中國人民同仇敵愾、共赴國難,鐵骨錚錚、視死如歸,譜寫(xie) 了驚天地、泣鬼神、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在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戰爭(zheng) 中,誌願軍(jun) 將士用胸膛堵槍眼,以身軀作人梯,抱起炸藥包、手握爆破筒衝(chong) 入敵群,忍饑受凍絕不退縮,烈火燒身巋然不動……在他們(men) 中湧現出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yun) 等三十多萬(wan) 名英雄功臣和近六千個(ge) 功臣集體(ti) 。英雄們(men) 說:我們(men) 的身後就是祖國,為(wei) 了祖國人民的和平,我們(men) 不能後退一步!這種血性令敵人膽寒,讓天地動容!
“人生天地間,長路有險夷。”在一百年的非凡奮鬥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頑強拚搏、不懈奮鬥,湧現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奮鬥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範,形成了井岡(gang) 山精神、長征精神、遵義(yi) 會(hui) 議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紅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兩(liang) 彈一星”精神、特區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抗疫精神等偉(wei) 大精神,構築起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精神譜係。
“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我們(men) 都要鍛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2001年4月1日,33歲的海軍(jun) 航空兵飛行員王偉(wei) ,在浩渺無垠的南海碧空裏駕駛81192號戰機攔截侵犯我南海領空的美軍(jun) 偵(zhen) 察機,再也沒有返航。2020年6月中印邊境衝(chong) 突中,“00後”戍邊烈士陳祥榕英勇衛國,不幸犧牲,他在生前曾寫(xie) 下的一句話令無數人為(wei) 之淚目——“清澈的愛,隻為(wei) 中國”。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說,理想之光不滅,信念之光不滅。我們(men) 一定要銘記烈士們(men) 的遺願,永誌不忘他們(men) 為(wei) 之流血犧牲的偉(wei) 大理想。中國人民重情重義(yi) ,從(cong) 未忘記。江蘇省鹽城市“五條嶺”烈士陵園,長眠著2000多名革命先烈,卞德容一家三代為(wei) 烈士義(yi) 務守墓70餘(yu) 年,第三代守墓人卞康全為(wei) 330餘(yu) 名烈士“找到”了家人;清明將至,河北省石家莊市,社會(hui) 各界民眾(zhong) 陸續來到華北軍(jun) 區烈士陵園,默哀、獻花,祭奠烈士;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以“緬懷·踏青”為(wei) 主題,推出26條“漫步北京清明節紅色旅遊主題遊”線路……緬懷英烈並不止於(yu) 慎終追遠的哀思,更應在“追遠”的“思時之敬”中回望來時路,鍛造曆經磨難卻依然堅韌不拔的頑強民族意誌。
清明時節祭英烈,慎終追遠衛家國。緬懷烈士、崇尚英雄,莫過於(yu)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銘記英烈、敬畏曆史,在追思中尋找力量,賡續英烈精神、砥礪家國情懷,在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征程上奮勇前行!(新利平台 文、圖/李元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