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學者觀察:西藏和平解放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充分體現

發布時間: 2021-04-12 21:47:00 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黨(dang) 中央曆來高度重視西藏工作,尤其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西藏工作、深切關(guan) 懷西藏各族人民,不斷推動西藏各項事業(ye) 向前,取得全方位進步和曆史性成就,豐(feng) 富和發展黨(dang) 的治藏方略。

  今年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回顧和總結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新中國建立之初開創和奠定的西藏革命事業(ye) ,深入研究和探討和平解放西藏的光輝曆史及其重大現實意義(yi) ,有利於(yu) 進一步推動和加強新時代西藏工作的研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

  4月6日,在中央社會(hui) 主義(yi) 學院主辦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紀念西藏和平解放七十周年”學術研討會(hui) 上,來自中央黨(dang) 校、中國社科院、中央社院、中央民族大學、中國藏學研究中心、18新利官网平台入口的專(zhuan) 家學者分別圍繞會(hui) 議主題,多層次多視角進行了曆史史料考證,深入挖掘曆史現象之間的關(guan) 聯,探析和平解放西藏重大決(jue) 策的曆史背景及思考。這些研討成果對於(yu) 新時代背景下西藏和平解放史研究,具有一定學術價(jia) 值。


圖為(wei) 學術研討會(hui) 現場 攝影:歐帆

  和平解放開辟了西藏繁榮發展的新路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原黨(dang) 組書(shu) 記朱曉明圍繞“為(wei) 什麽(me)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可以治理好西藏”的主題分享了自己的觀點。朱曉明表示,西藏和平解放的曆史意義(yi) ,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人民解放軍(jun) 進軍(jun) 西藏、驅逐帝國主義(yi) 勢力出西藏、實現了祖國大陸的完全統一、開辟了西藏發展進步的曆史道路。

  朱曉明介紹,回顧西藏從(cong) 和平解放到改革開放的曆史進程,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下,在全國人民一貫的大力幫助下支持下,西藏走出了一條邊疆地區和平解放、民主改革、改革開放、扶貧攻堅、團結穩定、發展繁榮的新路,譜寫(xie) 了帶有酥油糌粑味的紅色經典,成為(wei) 中華民族求解放、謀幸福的宏偉(wei) 事業(ye) 中,值得濃抹重彩大書(shu) 特書(shu) 的輝煌篇章。

  藏傳(chuan) 佛教中國化是必然趨勢

  中央民族大學資深教授班班多吉認為(wei) ,以中國的傳(chuan) 統文化思想為(wei) 引領和鋪墊,去理解和詮釋印度佛教,必然會(hui) 帶上中國本土文化的印記。佛教傳(chuan) 入中華大地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灌入了中國傳(chuan) 統思想元素。

  與(yu) 此同時,一個(ge) 民族和一個(ge) 國家的語言文字不僅(jin) 僅(jin) 是一個(ge) 表意的符號,也代表著這個(ge) 民族、這個(ge) 國家的價(jia) 值觀、思維方式、審美情趣。中國人通過幾千年的奮鬥把梵文翻譯成漢文和藏文,這本身就是最大的中國化、最大的本土化。中國佛教是在中國特定的政治思想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不同時空條件下的不同理解,使印度佛教文本原意出現了時代化、本土化,這是必然的、合理合法的、不可抗拒的。藏傳(chuan) 佛教是也是如此,印度佛教經過不斷的曆史演變,在西藏地區發生了與(yu) 當地相適應的改變。薩迦派的形成,其經典是經過曆代薩迦班智達賢者們(men) 共同闡釋、發展的結果。如同禪宗一樣,達摩進入中國,他隻有很少的授受,到六祖慧能才有了《壇經》,是中國化了佛教。

  西藏和平解放是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充分體(ti) 現

  中央民族大學資深教授、藏學專(zhuan) 家喜饒尼瑪介紹,和平解放是西藏各族人民的迫切願望。在抗美援朝這樣的困難時期,解放軍(jun) 進藏時的裝備得到了來自全國各地各族人民的支援和幫助。其中包括東(dong) 北、華北、華中、西南工人生產(chan) 的鋼材、機械、圓球、鋼針、鐵錘,北京、天津生產(chan) 的雨布、防保布,華南生產(chan) 的白糖、紅糖、毛巾等等。可以說,和平解放凝聚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心血,共同體(ti) 意識已經潛移默化地融入了各族人民的心中,實踐於(yu) 各族人民的行動當中,是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充分體(ti) 現。

  喜饒尼瑪認為(wei) ,在近現代的反帝反封建鬥爭(zheng) 中,中華民族是一個(ge) 不可分割的整體(ti) 。救亡圖存的曆史大潮中,各個(ge) 民族、各個(ge) 行業(ye) 都在為(wei) 民族團結做貢獻。實踐證明,隻有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決(jue) 策才能實現國家統一、隻有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決(jue) 策才能保障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由自在向自覺的跨越,才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堅實基礎。

  要加強對青少年開展中國曆史的教育

  中共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胡岩認為(wei) ,在中華文明幾千年的曆史中,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實際上是一直存在的。特別是近代以來在抗擊帝國主義(yi) 侵略的鬥爭(zheng) 中,中華民族空前團結。就西藏而言,學黨(dang) 史、西藏地區的曆史特別是西藏和平解放史,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非常重要。涉藏的宣傳(chuan) 教育工作要與(yu) 時俱進,特別是要著重考慮青少年一代的教育,在教材讀本上,既得有像《西藏通史》這樣的大部頭,也要想辦法講好小故事,用適宜現代傳(chuan) 播的手段做出一些既有新意,又有曆史價(jia) 值的宣傳(chuan) 產(chan) 品,達到普通大眾(zhong) 和青少年學習(xi) 理解的效果。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理念為(wei) 西藏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

  中共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hui) 和生態文明教研部民族和宗教教研室教授王小彬認為(wei) ,近年來,關(guan) 於(yu) 西藏當代史的研究有很多的新成果、新進展,但是新披露的關(guan) 於(yu) 西藏和平解放的一些珍貴資料還沒有挖掘、使用出來,開發率、使用率還比較低。應該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視角,講好西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及經濟文化認同的過程,回應國際上一些以訛傳(chuan) 訛的錯誤觀點,這些方麵都還有很廣闊的研究空間,有很多工作要做。以美國學者梅•戈爾斯坦的《西藏近現代史》(四卷本)為(wei) 例,書(shu) 中使用的材料豐(feng) 富、研究立場相對客觀。應進一步利用該書(shu) 的價(jia) 值,回應被西方“誤讀”的西藏近現代史及一些當事人在境外發表的一麵之詞,“借力打力”,從(cong) 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視角,講好西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及對中華文化認同的故事,做好涉藏外宣工作。

  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宋月紅表示,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是整個(ge) 中國、中華民族的共同意識,在研究時應該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從(cong) 這樣寬廣的視野來看待。同時,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放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體(ti) 係的位置上論述清楚。在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中,國家意識非常重要,核心是祖國。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現代化強國,也要圍繞國家意識的主線來看待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看西藏和平解放的意義(yi) 。

  關(guan) 注西藏社會(hui) 基層、普通大眾(zhong) 心理意識的研究

  中央社會(hui) 主義(yi) 學院副教授杜玉芳表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理念,為(wei) 重新審視、重新梳理西藏曆史提供了新的視角。從(cong) 曆史縱向來看,國家、社會(hui) 是動態的、有機的整體(ti) ,政治、經濟、文化之間相互互動、相互影響。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是多民族相互影響共同推動的,各種作用間的聯動和影響在現代史學當中反映的還不夠。

  杜玉芳認為(wei) ,目前,西藏曆史研究側(ce) 重於(yu) 上層、法律、製度、精英,對社會(hui) 基層的關(guan) 注度還不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人心的認同是最終的認同。應該加強對社會(hui) 基層、普通大眾(zhong) 心理的研究,體(ti) 現西藏和平解放後社會(hui) 基層的潛意識、自我意識的覺醒與(yu) 變化。

  加緊建設涉藏研究理論體(ti) 係和話語體(ti) 係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黨(dang) 組成員、副總幹事廉湘民認為(wei) ,從(cong) 和平解放到西藏自治區成立,西藏經曆了不平凡的發展曆程。社會(hui) 製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主導了意識形態,經濟和社會(hui) 事業(ye) 取得巨大進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帶領西藏各族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前進 ,取得了豐(feng) 碩成果,積累了寶貴經驗。進入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時代後,西藏進入平穩快速發展的新階段,紀念西藏和平解放以及開展涉藏研究需要站在新時代角度。我們(men) 需要加緊建設我們(men) 自己的涉藏研究理論體(ti) 係、話語體(ti) 係。

  充分認識西藏脫貧攻堅的重大意義(yi)

  18新利官网平台入口主任公保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堅強領導下,西藏曆經了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區成立、改革開放等幾個(ge) 重要時期,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實現偉(wei) 大跨越。在這個(ge) 過程中,西藏民族團結的基礎不斷夯實,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日益深入人心。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西藏脫貧攻堅工作,截至2019年底,西藏74個(ge) 貧困縣全部摘帽,62.8萬(wan)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值得注意的是,西藏的脫貧攻堅工作麵臨(lin) 著特殊情況,一是麵臨(lin) 嚴(yan) 峻的反分裂鬥爭(zheng) 形勢,二是麵臨(lin) 極為(wei) 嚴(yan) 酷的自然環境,在充滿複雜性、艱巨性的現實挑戰下,黨(dang) 中央集中力量解決(jue) 了千百年來困擾雪域高原的絕對貧困問題,這是不亞(ya) 於(yu) 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的重大成就,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執政理念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優(you) 越性的巨大勝利,是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在西藏自治區的成功實踐。實踐充分證明,西藏工作隻有堅持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才能維護西藏和諧穩定、實現西藏繁榮進步。


圖為(wei) 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學者與(yu) 工作人員合影 攝影:歐帆

  中央社會(hui) 主義(yi) 學院黨(dang) 組成員、副院長袁莎在總結中表示,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到,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西藏的發展實踐生動體(ti) 現出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培育和發展的過程。西藏和平解放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曆史中是一件劃時代的重大事件,回顧總結西藏和平解放的曆史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yi) 。袁莎表示,站在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交匯處,麵對新形勢新任務,進一步加強新時代民族工作研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是新時代交給我們(men) 的課題。我們(men) 要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講好漢藏民族融合與(yu) 鞏固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西藏故事,譜寫(xie) 新時代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的雪域篇章。(新利平台 記者/易文文 歐帆)

(責編: 姚浩然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