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林芝市波密縣紮木中心縣委紅樓
新利平台訊 尋訪一座紅樓,追溯一段曆史,感知紅色情懷。4月17日,18新利官网平台入口林芝采訪組一行來到西藏自治區林芝市波密縣紮木中心縣委紅樓,聆聽老西藏故事,接受革命傳(chuan) 統教育,感受曆久彌新的不朽印記。
林芝市波密縣紮木中心縣委紅樓作為(wei) 平定叛亂(luan) 、民主改革的前沿陣地,是西藏革命史上的一座豐(feng) 碑,也是傳(chuan) 承紅色基因、弘揚愛國主義(yi) 的紅色遺跡。
圖為(wei) 林芝市波密縣紮木中心縣委紅樓
1953年,當時的康藏公路管理局四工區進駐紮木,為(wei) 解決(jue) 辦公、住宿之需,便請有關(guan) 專(zhuan) 家設計建設了三幢木質結構仿蘇俄建築風格的樓房,樓房坐西北朝東(dong) 南,平麵呈“凹”字形。
1956年,中央決(jue) 定西藏6年內(nei) 不實行民主改革,實行適當收縮、精簡機構、內(nei) 調幹部等政策。根據上級組織的決(jue) 定,紮木中心縣委和昌都解放委員會(hui) 波密第二辦事處搬進紅樓辦公、住宿。從(cong) 此,紅樓便與(yu) 西藏革命結下了不解之緣。
圖為(wei) 林芝市波密縣紮木中心縣委紅樓近景
在這裏,當年的紮木中心縣委和昌都解放委員會(hui) 波密第二辦事處,宣傳(chuan) 了“十七條協議”和黨(dang) 的民族宗教政策,將黨(dang) 中央的聲音送到了雪域高原。1959年1月,紮木保衛戰打響,紅樓便是這場戰役的指揮中樞。在紮木中心縣委和第二辦事處領導的指揮下,大家同仇敵愾,與(yu) 叛亂(luan) 分子進行了艱苦鬥爭(zheng) ,最終取得了勝利。紮木保衛戰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群眾(zhong) ,樹立起“平叛必勝”的信心。2013年,紅樓被評為(wei) 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圖為(wei) 在紅樓參觀學習(xi) 後的部分留言
走在這座記載著崢嶸歲月的紅樓裏,看著一張張發黃的照片,一件件斑駁的實物,老西藏們(men) 為(wei) 解放西藏獻出生命,為(wei) 建設西藏付出艱辛與(yu) 汗水的激情歲月,他們(men) 將青春與(yu) 熱血播撒在雪域高原的可歌可泣故事,一幕幕浮現在眼前。
圖為(wei) 在紅樓參觀學習(xi) 後的部分留言
2018年,波密縣將紅樓精神的具體(ti) 內(nei) 涵概述為(wei) “忠黨(dang) 報國,造福人民的崇高信仰;自力更生,不畏艱難的優(you) 良作風;反對分裂,捍衛統一的鬥爭(zheng) 精神”。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wei) 什麽(me) 出發。承載著波瀾壯闊曆史與(yu) 革命精神的紅樓,讓我們(men) 更加深刻地體(ti) 會(hui) 到 “老西藏精神”“兩(liang) 路精神”在新時代閃耀的光芒,更加深刻地感悟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初心使命。
紅樓的故事將一代代傳(chuan) 下去,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將激勵我們(men) ,用行動傳(chuan) 承紅色基因,走好新的征程。(新利平台 記者/吳建穎 李元梅 歐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