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五一”勞動節小長假已經到來,這個(ge) 假期,你是和家人朋友一起出去旅遊?還是在家睡了個(ge) 懶覺?然而有這麽(me) 一群人,值班、辦案、走訪、巡邏……一如既往堅守在工作崗位,用忠誠詮釋使命擔當,用行動勾勒勞動之美。他們(men) 的手便是最好的證明,不知,你可曾見過這樣的手,或黢黑粗糙卻能救助迷途的老人;或白淨稚嫩卻能扼住罪惡的咽喉;或剛勁有力卻能盡顯愛民的柔情。今天,小編用鏡頭和文字記錄下這一雙雙守護雪域高原萬(wan) 家燈火的手。
溫暖人心的手
圖為(wei) 王昱隆正在幫助過往行人修理摩托車
如果你經過日喀則邊境管理支隊陳塘邊境派出所頓樟執勤點,你有可能會(hui) 在執勤點旁邊的空地上看見一位不停揮舞著扳手,雙手沾滿機油的民警正圍著摩托車忙碌著。他叫王昱隆,是陳塘邊境派出所的一名民警,年初被分配到頓樟執勤點,到現在他已經義(yi) 務幫助不少地過往行人維修摩托車了。
“入伍之前,我在修理廠實習(xi) 過,掌握一些基本維修方法。摩托車熄火接受檢查時,我能聽出發動機傳(chuan) 來異常的聲音,這時我就會(hui) 發揮技能給發動機做個(ge) 檢查。”王昱隆說。陳塘鎮各個(ge) 村落挨得很近,村民們(men) 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摩托車,平均每天經過頓樟執勤點的摩托車30餘(yu) 輛。“上次我從(cong) 前麵村子走親(qin) 戚回來,不知道什麽(me) 時候發動機裏落進一個(ge) 小石子,如果不是王警官及時為(wei) 我排除隱患,那後果真不堪設想。”陳塘鎮藏嘎鎮村民多吉說。
遮擋風雪的手
圖為(wei) 民警雪中巡邏
西藏日喀則邊境管理支隊貢當邊境派出所拉青拉的執勤民警開始一天的巡邏工作。巡邏點位要穿越較厚的積雪區,攀爬被冰雪覆蓋的陡坡,一路危險重重,為(wei) 了不增加負擔,除了必要的警用裝備,大家都是最大限度的輕裝簡行,連幹糧和水都是定量攜帶、定時食用。巡邏車碾冰軋雪,在茫茫雪海留下一道清晰的車轍,一路荒無人煙,積雪越來越厚。在距離界樁不到兩(liang) 百米的地方,巡邏車被數十厘米厚的積雪攔住去路,大家隻好下車徒步前進,由於(yu) 風大路險,民警們(men) 隻能彎著腰手腳並用匍匐著前行,隊伍裏隻能聽到沉重的喘息聲和腳踏積雪咯吱聲。一百多米的路走了二十分鍾,最終到達界樁,大家來不及休整,立刻展開觀察、警戒、檢跡記錄。積雪覆蓋的界樁旁,巡邏民警整齊列隊,麵向國旗,緊握右拳,朝著國旗莊嚴(yan) 敬禮:“邊境有我,請祖國放心!”
為(wei) 民服務的手
圖為(wei) 民警為(wei) 群眾(zhong) 辦理通行證
“您好,謝謝配合,返程路上注意安全!”西藏日喀則邊境管理支隊瓊孜邊境派出所民警熊裏鑫正笑著將通行證和身份證雙手交給一對計劃離開邊境管理區的藏族夫婦。看著這雙手——有些紅腫、粗糙,指甲四周帶著幹裂。單看雙手,很難想象它的主人公是一個(ge) 22歲的男孩。環境有多艱苦,就有多鍛煉人。沿著納久邊境派出所轄區的小巷走,常能看到一位體(ti) 型瘦高、膚色黝黑的民警,派出所的同事常說,每次見到熊裏鑫,不是在轄區老百姓中走訪、送證、了解情況,就是在轄區裏給老百姓調解糾紛。他常說:基層民警的日常,沒有那麽(me) 多轟轟烈烈,幹的是工作中最基層、最基礎的事情,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滿懷熱情地為(wei) 百姓解決(jue) 雞毛蒜皮的“小事”,何嚐不是轟轟烈烈!那雙不像22歲男孩的手,正是“踏實”二字背後的堅守和不易。
茫茫高原,千溝萬(wan) 壑。移民管理警察的手,是為(wei) 你我而守!(新利平台 通訊員/母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