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訊 在海拔4100米的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察雅縣肯通鄉(xiang) 達如村,4月份依然草色萋萋,時而萬(wan) 裏晴空、時而雨雪飄飛、時而寒風凜冽。
當第一縷陽光披向寂靜的達如村,村民洛丹已經在溫室大棚裏忙得“不亦樂(le) 乎”,又是除草、又是施肥、又是壟溝。在他眼裏這些都是未來美好生活希望的“種子”。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在察雅縣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肯通鄉(xiang) 黨(dang) 委、政府的悉心指導下,在曆屆駐村工作隊、村“兩(liang) 委”班子成員的不懈接力下,2020年1座現代蔬菜種植溫室大棚落地達如村,為(wei) 達如村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鞏固提升脫貧成果和質量、有效銜接鄉(xiang) 村振興(xing) 奠定了產(chan) 業(ye) 發展基礎。
據統計,村民洛丹溫室大棚主要種植群眾(zhong) 十分喜歡吃的小白菜、芹菜、香菜和蔥,主要在達如及周邊村內(nei) 銷售,“一茬綠”供不應求。自投用以來,累計種植蔬菜1000餘(yu) 斤,累計收入2500元。現在,駐村工作隊入戶時,總能看到群眾(zhong) “碗碟子”裏經常有“熗炒小白菜”“芹菜炒牛肉”等美味佳肴。
群眾(zhong) “菜籃子”“碗碟子”佳肴微妙的嬗變是黨(dang) 的光輝照邊疆的生動實踐;群眾(zhong) “錢袋子”逐步鼓起的變化是國家政策暖民心的真實寫(xie) 照;一家人圍坐一起吃著各種蔬菜,幸福的笑容是我們(men) 踐行“三個(ge) 賦予一個(ge) 有利於(yu) ”的現實表現。
天色漸晚,駐村工作隊與(yu) 洛丹圍坐火塘邊促膝交談。洛丹表示:“自己將認真學習(xi) 溫室大棚種植技術,種出種類更加豐(feng) 富的蔬菜,讓村民吃上更多放心可口的蔬菜。同時,自己學習(xi) 好了種植技術,也會(hui) 交給村裏想要種植蔬菜的人種植技術。在以後,村裏要多建幾座溫室大棚,建立蔬菜專(zhuan) 營合作社,讓全村村民更加積極的續接鄉(xiang) 村振興(xing) ,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新利平台 通訊員/楊錫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