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訊 5月16日,由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西藏智庫、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民族學與(yu) 人類學研究所主辦的第五屆西藏智庫國際論壇在北京中國曆史研究院舉(ju) 行。
圖為(wei) 第五屆西藏智庫國際論壇現場
來自中國以及美國、英國、挪威、日本、尼泊爾、保加利亞(ya) 、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亞(ya) 等國家的50餘(yu) 位專(zhuan) 家學者以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參加了論壇。本屆論壇以“和平與(yu) 發展”為(wei) 主題,既彰顯了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社會(hui) 發展的曆史成就,也呼應了當前世界各國人民期盼和平與(yu) 發展的共同心願。
圖為(wei) 第五屆西藏智庫國際論壇現場
本屆論壇包括主旨演講與(yu) 4個(ge) 討論專(zhuan) 題,分別聚焦西藏社會(hui) 發展與(yu) 偉(wei) 大成就、喜馬拉雅區域協調與(yu) 文化傳(chuan) 承、青藏高原生態保護、西藏曆史與(yu) 語言等議題。共有26位專(zhuan) 家學者進行了報告。報告議題廣泛,內(nei) 容豐(feng) 富,涉及經濟學、曆史學、宗教學、人類學、生態學、語言學、法學等多個(ge) 學科。既有關(guan) 於(yu)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全球氣候變化等宏大主題的解讀,也有對西藏羌塘遊牧情況的個(ge) 案研究;既有對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所取得的各項曆史性成就的介紹,也有對藏傳(chuan) 佛教薩迦派宗譜分析等基礎研究。專(zhuan) 家學者們(men) 從(cong) 區域、國家、全球三個(ge) 層麵和曆史、當代、未來三大時段,多層次、多領域、立體(ti) 全麵地展示了藏學研究的最新成果。
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學者認為(wei) ,交流分享研究成果不僅(jin) 有利於(yu) 升華國際藏學界有關(guan) 研究的共識,也對當下推動抗疫國際合作,促進世界和平、穩定與(yu) 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yi) 。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副院長、黨(dang) 組成員王靈桂研究員,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hui) 副主任委員丹珠昂奔教授,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國際合作局局長王鐳研究員,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民族學與(yu) 人類學研究所黨(dang) 委書(shu) 記趙天曉,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民族學與(yu) 人類學研究所所長王延中研究員,以及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學部委員郝時遠、邢廣程研究員,美國著名藏學家梅·戈爾斯坦(Melvyn C. Goldstein)、譚·噶倫(lun) 夫(A.Tom Grounfeld)等出席了開幕式。
開幕式由趙天曉主持。王靈桂在致辭中指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是當前民族研究工作的主流,和平與(yu) 發展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期盼。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本屆論壇的召開,向世界展示了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正確領導下,西藏各方麵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在主旨演講階段,丹珠昂奔作題為(wei) “關(guan) 於(yu) 藏學的幾個(ge) 問題”的演講,郝時遠作題為(wei) “氣候變化與(yu) 第三極的冰川焦慮”的演講,邢廣程作題為(wei) “構建命運共同體(ti) :中國與(yu) 周邊國家發展關(guan) 係的有效路徑”的演講,王延中作題為(wei) “增強互信與(yu) 合作是應對國際風險的關(guan) 鍵——2019年新冠肺炎防控的經驗教訓”的演講。
據介紹,西藏智庫由中國社科院發起,聯合相關(guan) 研究機構共同成立,於(yu) 2016年6月29日在北京舉(ju) 行了成立大會(hui) 。智庫以中國社科院民族學與(yu) 人類學研究所研究隊伍為(wei) 基礎,協調中國社科院內(nei) 外的研究力量,圍繞國家治藏方略、西藏和涉藏州縣的發展與(yu) 穩定,開展全局性、前瞻性、綜合性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研究。
西藏智庫國際論壇自2017年以來,分別以“共享與(yu) 發展”“傳(chuan) 統與(yu) 變遷”“‘一帶一路’與(yu) 喜馬拉雅地區發展”及“風險與(yu) 合作”為(wei) 主題已成功舉(ju) 辦了四屆。 (新利平台 記者/劉莉 圖片由論壇主辦方提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