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網評:堅定文化自信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發布時間:2021-05-21 15:12:00來源: 新利平台

  文化是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的靈魂。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wei) 大複興(xing) 。

  5月9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給《文史哲》編輯部全體(ti) 編輯人員回信,充分肯定了《文史哲》編輯部創刊70年來的工作貢獻,同時也強調了崇尚中國文化、發揚傳(chuan) 統文化的價(jia) 值和意義(yi) 。總書(shu) 記曾在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文化是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的靈魂。文化興(xing) 國運興(xing) ,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xing) 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

  經過五千多年厚重的文化曆史的沉澱,讓一代代華夏兒(er) 女堅定不移地對中華民族文化認同、對民族認同、對國家認同,得以在全球化時代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

  堅定文化自信,要增強中華文化認同感。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自古以來,我國就是一個(ge) 多民族國家,在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ti) 化格局中,各民族群眾(zhong) 共同努力推動了國家的發展與(yu) 進步。從(cong) 《詩經》到《楚辭》,從(cong) 舞獅、胡琴、旗袍,從(cong) 昭君出塞到文成公主進藏等,都是基於(yu) 各民族之間交往、交流、交融才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尤其近代以來,各民族在反侵略、反分裂的鬥爭(zheng) 中使得“中華兒(er) 女同仇敵愾、守望相助”的特征愈發凸顯出來。當下,我們(men) 正在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正處於(yu) 關(guan) 鍵階段,增強中華文化認同尤為(wei) 重要,“我們(men) 都有一個(ge) 家,名字叫中國”便是構築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基本所在。

  堅定文化自信,要增強中華民族的歸屬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指出,團結統一的中華民族是海內(nei) 外中華兒(er) 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海內(nei) 外中華兒(er) 女共同的魂,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是海內(nei) 外中華兒(er) 女共同的夢。大到從(cong)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犯我者雖遠必誅”,小到“落葉歸根”“魂歸故裏”,這些都是中華兒(er) 女千百年來的認同的歸屬感,歸根到底也是一種家國情懷。“天下興(xing) 亡,匹夫有責”之意,便是當一個(ge) 國家麵臨(lin) 不可預測的災難時,每一個(ge) 百姓都有著義(yi) 不容辭的責任肩負起國家命運的榮辱與(yu) 共。嶽飛的母親(qin) 鼓勵嶽飛報效國家,便有了“精忠報國”的故事流傳(chuan) 至今。在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全黨(dang) 、全軍(jun) 和全國各族人民萬(wan) 眾(zhong) 一心、聞令而動、勠力同心,身在海外的華人華僑(qiao) 也心係祖國,紛紛行動起來,以捐款、捐物等多種方式支援祖國抗疫,一隻隻口罩、一副副手套、一套套防護服,點點滴滴匯聚成愛的大江大河,奔向同胞需要的地方。這是與(yu) 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家國情懷。正是有悠悠五千年文化曆史的沉澱,才能迸發出“國是最大家”的家國情懷和對國家的歸屬感。

  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xing) 盛為(wei) 支撐,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wei) 條件。堅定文化自信就是繁榮中華民族文化,就是中華民族走向複興(xing) 的精神源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不斷鞏固和發展“中華民族一家親(qin) ,同心共築中國夢”的濃厚氛圍,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新利平台 通訊員/李誌蕊)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