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波瀾壯闊的脫貧攻堅曆史畫卷

發布時間:2021-05-29 17:15:00來源: 新利平台

  今年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也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從(cong) 成立之日起,就把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作為(wei) 初心使命,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ge) 曆史時期,我們(men) 黨(dang) 始終團結帶領各族人民為(wei) 消除貧困、創造美好生活進行了長期艱辛奮鬥和不懈努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脫貧攻堅作為(wei)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底線任務,組織開展了聲勢浩大的脫貧攻堅人民戰爭(zheng) ,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減貧道路,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偉(wei) 大奇跡。

  “久困於(yu) 窮,冀以小康。”和平解放前,占人口95%的農(nong) 奴和奴隸沒有生產(chan) 資料和人身自由,遭受著沉重的賦稅、烏(wu) 拉差役和高利貸盤剝,過著衣不蔽體(ti) 、食不果腹的生活,掙紮在死亡線上,太多人對貧困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生活在黑暗中的人最渴望陽光,受夠了苦日子的藏族人民最渴望幸福的生活,擺脫貧困是雪域高原各族人民孜孜以求的夢想。

  西藏是全國貧困發生率最高、貧困程度最深、扶貧成本最高、脫貧難度最大的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消除貧困是中央人民政府的一貫政策,早在西藏和平解放初期,進藏人民解放軍(jun) 及工作人員就做了許多扶貧濟困的工作。廢除封建農(nong) 奴製度後,西藏走上了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以解放生產(chan) 力,發展生產(chan) 力,消滅剝削,消除貧困,實現共同富裕為(wei) 己任,一代一代人致力於(yu) 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工作。尤其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全區上下打響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脫貧攻堅戰。西藏各族幹部群眾(zhong) 始終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殷殷囑托,一路披荊斬棘,一路櫛風沐雨,經曆不懈跋涉與(yu) 求索,穿越無數艱辛與(yu) 坎坷,圓滿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全區62.8萬(wan)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74個(ge) 貧困縣區全部摘帽,曆史性消除了絕對貧困問題,目前已脫貧人口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萬(wan) 元,脫貧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讓西藏人民生活方式一步跨千年,把一個(ge) 黑暗落後的舊西藏改造成了欣欣向榮的社會(hui) 主義(yi) 新西藏,“西藏奇跡”成為(wei) “中國奇跡”在高原大地上的生動體(ti) 現。

  青山不言,大地不語。從(cong) 三江流域到羌塘草原,從(cong) 珠峰腳下到雅江兩(liang) 岸,脫貧攻堅的陽光照耀到雪域大地每個(ge) 角落,惠及了每一個(ge) 家庭,溫暖了每一個(ge) 群眾(zhong) ,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實現了無數人的夢想,成就了無數人的幸福,西藏各族群眾(zhong) 由裏到外都發生了鳳凰涅槃般的變化。

  70載春華秋實,記錄著改天換地的曆史跨越,70年輝煌成就,離不開黨(dang) 中央的堅強領導和親(qin) 切關(guan) 懷。西藏和平解放以來脫貧攻堅取得的巨大成功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英明偉(wei) 大,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無比優(you) 越,彰顯了民族區域自治製度的強大生命力,彰顯了黨(dang) 的治藏方略的實踐偉(wei) 力,西藏各族幹部群眾(zhong) 切身感受到了黨(dang) 中央的關(guan) 懷厚愛,感受到了祖國大家庭的無比溫暖,感受到了中華民族一家親(qin) 的深情厚誼。沒有共產(chan) 黨(dang) 就沒有新中國,更沒有社會(hui) 主義(yi) 新西藏。西藏各族幹部群眾(zhong) 始終銘記黨(dang) 的恩情,始終銘記總書(shu) 記對西藏的好、對各族人民的好,始終感黨(dang) 恩、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

  回望來時路,成績寫(xie) 入曆史;眺望前行路,征途漫漫。西藏各族人民一定按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擘畫的宏偉(wei) 藍圖,全麵貫徹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精神和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團結一心、銳意進取,不斷匯聚起雪域兒(er) 女繼往開來、同心築夢的磅礴偉(wei) 力。(新利平台 文/許小娟)

(責編: 隋藝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