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70年:西藏拉薩經濟社會發展成就輝煌!

發布時間:2021-06-12 12:00:00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這是中國現代史和中國革命史上的一個(ge) 重大曆史事件,也是西藏地方曆史上一個(ge) 劃時代的轉折點。

  那一年,西藏各族人民永遠擺脫了帝國主義(yi) 的侵略和羈絆,從(cong) 此更加深切地體(ti) 驗到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溫暖,西藏地方的曆史畫卷也掀開了嶄新的一頁。

  和平解放70年來,拉薩市與(yu) 偉(wei) 大祖國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經濟社會(hui) 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今天的拉薩,社會(hui) 麵貌日新月異

  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dang) 中央、國務院舉(ju) 全國之力支持西藏建設發展,拉薩已經形成涵蓋公路、鐵路、航空的綜合性、立體(ti) 化交通運輸網絡,綜合交通運輸網絡更加健全,繞城主幹道全麵建成,高速公路聯通山南、林芝,鐵路通到日喀則並即將聯通林芝,航線增至109條、通航國內(nei) 外城市62個(ge) ,全市公路通車總裏程達到5400多公裏,鄉(xiang) 鎮和行政村公路通暢率、客車覆蓋率均達到100%,實現了從(cong) 人背馬馱到天路橫越的時空轉換。


圖為(wei) 一列火車駛出拉薩站 攝影:趙耀

  城市建成區麵積擴大到95平方公裏,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與(yu) 全國同步,商貿繁榮、遊人如織,傳(chuan) 統文化與(yu) 現代文明交相輝映,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全市地區生產(chan) 總值從(cong) 1951年的0.25億(yi) 元躍升至2020年的678.16億(yi) 元。產(chan) 業(ye) 結構不斷優(you) 化,第一產(chan) 業(ye) 、第二產(chan) 業(ye) 、第三產(chan) 業(ye) 增加值從(cong) 1951年的0.23億(yi) 元、0.0006億(yi) 元、0.018億(yi) 元增長到2020年的22.45億(yi) 元、290.44億(yi) 元、365.27億(yi) 元,三次產(chan) 業(ye) 結構由1951年的“一三二”轉變為(wei) “三二一”,第三產(chan) 業(ye) 從(cong) 1978年開始年均增長14.5%,其中旅遊業(ye) 從(cong) 無到有、蓬勃發展,2020年全市接待國內(nei) 外遊客2008萬(wan) 餘(yu) 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01億(yi) 元。

  經濟指標從(cong) 全麵長期落後到部分趕上全國水平,全市人均地區生產(chan) 總值和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全國平均水平,首府城市引領輻射帶動作用持續提升。

  今天的拉薩,人民生活富裕富足

  拉薩市堅持把每年財政收入的80%以上用於(yu) 民生事業(ye) 。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拉薩市完成2.2萬(wan) 餘(yu) 人的易地扶貧搬遷,投入30億(yi) 餘(yu) 元實施小康安居工程和老舊小區改造,人民群眾(zhong) 住上了寬敞舒適的新房子,生活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拉薩市優(you) 先發展教育事業(ye) ,認真落實15年免費教育政策、西藏農(nong) 牧民子女和困難家庭子女“三包”政策,全市現有各類學校373所,學前、小學、初中、高中及殘疾兒(er) 童入學率均超全國平均水平,縣域義(yi) 務教育實現基本均衡發展,義(yi) 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9.03%,已經形成涵蓋學前教育、義(yi) 務教育、高等教育、職業(ye) 教育、特殊教育的體(ti) 係完善、富有特色的現代民族教育體(ti) 係。

  城鎮最低生活保障從(cong) 1997年的月人均標準130元提高至現在的974元;農(nong) 村最低生活保障從(cong) 2007年的年人均標準800元提高至現在的5060元;城鄉(xiang) 居民基礎養(yang) 老金從(cong) 2014年的月人均120元提高至現在的205元;企業(ye) 職工退休人員月人均養(yang) 老金從(cong) 2010年的2016元提高至現在的4355元。

  拉薩市人均壽命大幅提高,由1951年的35.5歲增加到2019年的71.1歲,孕產(chan) 婦死亡率、嬰兒(er) 死亡率大幅下降,其中孕產(chan) 婦死亡率由2000年的400/10萬(wan) 下降到2020年的0,嬰兒(er) 死亡率由2000年的83‰下降到7.3‰,基本醫療保障能力已基本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2020年,拉薩城鄉(xiang)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3640元和18268元,農(nong) 牧民收入比1951年增長500多倍。

  4.4萬(wan) 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成功消除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實現從(cong) 解決(jue) 溫飽、總體(ti) 小康到全麵小康的曆史性跨越。


圖為(wei) 拉薩市民在羅布林卡公園內(nei) 觀看藏戲 攝影:趙耀

  今天的拉薩,傳(chuan) 統文化魅力煥發

  70年來,黨(dang) 中央、國務院投入大量資金用於(yu) 包括拉薩在內(nei) 的西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保護、傳(chuan) 承和弘揚,傳(chuan) 統文化的群眾(zhong) 性、典型性和保護力、傳(chuan) 播力不斷增強。

  拉薩市現有覺木隆藏戲、拉薩朗瑪、雪頓節等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項目167項,各級代表性非遺傳(chuan) 承人221名。

  每個(ge) 縣(區)都組建了自己的藝術團,每個(ge) 行政村都有自己的文藝演出隊,建成各級文化館(站)75個(ge) ,博物館6座,群眾(zhong) 文化生活更加豐(feng) 富多彩。

  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處、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8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63處,不可移動文物點934處,布達拉宮、大昭寺、羅布林卡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an) 。

  如今,各種藏文化在傳(chuan) 統與(yu) 現代的交融中,不斷煥發出新的更加璀璨的活力,每年吸引了數千萬(wan) 的國內(nei) 外遊客到拉薩旅遊觀光。


圖為(wei) 拉薩市宗角祿康公園秋景

  今天的拉薩,生態環境保持良好

  保護好青藏高原生態是對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最大貢獻。70年來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拉薩市全麵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階段性勝利,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南北山造林、山體(ti) 修複取得新突破,“綠色圍城”格局形成,拉薩河綜合整治穩步推進,城市水係恢複聯通,拉魯濕地保護成果市民共享,山水林田湖草沙係統治理成效明顯,城市公共交通全部實現清潔能源化,“15分鍾綠地便民服務圈”基本成形,海拔4300米以下“無樹村”“無樹戶”全麵消除,城區天然氣供暖工程全麵完成,空氣環境質量始終保持全國168個(ge) 重點城市前列。

  如今,拉薩仍然是世界上生態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新利平台 記者/賈華加)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