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傳承青稞精神,打造駐村鐵魂

——拉木堆村青稞秋收有感

發布時間: 2021-06-20 22:35:00 來源: 新利平台

  9月的拉木堆,豔陽當空,風輕雲(yun) 淡。看那田間地頭村民們(men) 又開始忙碌了起來,聽那鄉(xiang) 間道路百姓們(men) 爽朗幸福的歌唱聲又響亮了起來。一塊塊、一排排、一片片的青稞熟了,又是一年青稞香,拉木堆收獲的季節來了!


拉木堆即將成熟的青稞

  青稞早在3000多年前就紮根於(yu) 西藏這片廣袤的高原大地,它耐寒、耐旱、耐貧瘠,在簡短的生命周期裏清苦而彌堅,最能詮釋著青藏高原的美好氣質,可以說青稞就是高原的精氣之源。

  藏族神話《青稞種子的來曆》裏寫(xie) 到“藏民有了青稞種,彎彎杜鵑做成犁,兩(liang) 隻馬鹿拉犁耙,兩(liang) 粒種在雪山頂;杜鵑犁頭不好用,馬鹿拉犁拉不好,雪山不長青稞芽。又用柳枝做犁耙,兩(liang) 條金魚拉犁耙,兩(liang) 顆播在湖泊裏;柳枝犁架犁不成,金魚拉犁拉不好,湖裏種子不發芽。再用櫟木做犁架,一對犏牛來拉犁,兩(liang) 顆種子撒原野;櫟木犁架真好用,犏牛拉犁拉得好,地上種子真發芽。青芽才露地表麵,綿羊便想來吃芽,耕者圍刺把羊攔;幼苗長到一拃高,犛牛悄悄想啃吃,農(nong) 夫架籬防牛來。青稞苗兒(er) 正結穗,駿馬伸嘴來啃穗,築道圍牆防馬啃。豆大汗水灑滿地,青稞終於(yu) 長成穗,一穗結了一百粒,一粒青稞拇指大。人間有了青稞糧,日子過得真甜美,一日三餐不愁吃,頓頓還有青稞酒。人人感謝雲(yun) 雀鳥,萬(wan) 眾(zhong) 珍愛青稞粒。”這篇神話故事從(cong) 青稞的播種、養(yang) 護、收割、使用等方麵進行了生動的描述,反映了藏族先民長期與(yu) 大自然搏鬥的曆史性一幕,也表達了藏族人民長期追求美好生活不懈的努力以及長期艱苦創業(ye) 的奮鬥精神,這種精神就是青稞精神。

  拉木堆村位於(yu)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定日縣紮西宗鄉(xiang) 西北約6公裏,平均海拔4280米,由於(yu) 地域偏僻和高寒缺氧,長期以來社會(hui) 生產(chan) 力較為(wei) 落後,青稞早已是村民們(men) 物質生活的核心內(nei) 容。2017年的3月份薩央節期間,村民們(men) 身著民族盛裝,載歌載舞,唱著頌歌行繞田頭,祈求著秋天的豐(feng) 收。為(wei) 確保秋收順利和提高農(nong) 業(ye) 機械化水平,我們(men) 工作隊和村兩(liang) 委班子經過認真商議,2017年9月初專(zhuan) 程前往日喀則為(wei) 每一戶村民購置了收割機。

  青稞地中,村民們(men) 身上挎著工作隊統一購買(mai) 的收割機,三兩(liang) 成排的收割青稞;駐村工作隊員在村民傳(chuan) 教下也熟練地收割打捆,與(yu) 村民們(men) 一起撲下身子、深入地頭,同吃、同勞動,積極協助了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做好秋收工作。同時,駐村工作隊密切注意著天氣情況,提醒村民根據天氣狀況合理安排收割時間,避免在秋收時因天氣原因造成損失,在統一安排下確保糧食豐(feng) 收。


村民用新購置的收割機收獲青稞

  工作隊根據在前期深入群眾(zhong) 家中和田間地頭了解到的“孤困寡”等人群在秋收中存在勞動力緊缺等問題,號召全體(ti) 駐村隊員和村黨(dang) 員幹部組成青稞秋收黨(dang) 員誌願服務隊自2017年9月13日起,對村孤寡戶、缺乏勞動力戶及特困戶進行秋收幫扶,僅(jin) 用3天就完成困難戶的收割,解決(jue) 了他們(men) 勞力緊缺的燃眉之急。9月底,拉木堆村的秋收工作已經進入收尾階段。村民們(men) 都說,今年因為(wei) 有收割機,收割時間比去年縮短了兩(liang) 天。當全村408畝(mu) 青稞全部收割完畢,堆置田地中晾曬。聽說今年糧食產(chan) 量預計將比上年增收10%左右,再創新高,從(cong) 幹部到群眾(zhong) ,人人樂(le) 開了花。


村民們(men) 進行青稞脫粒,喜獲豐(feng) 收

  工作隊要傳(chuan) 承青稞精神,要以真正發揮一名駐村幹部的先進性。“耐寒”“耐旱”“耐貧瘠”,同青稞一樣,以為(wei) 駐村點更往往是地域偏僻、氣候惡劣的小山村,駐村隊員們(men) 就是要耐得了自然環境、忍得了孤獨寂寞,積極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想群眾(zhong) 之所想急群眾(zhong) 之所急,真正把自己當成高原上的一粒青稞種子,播種生根、出苗抽穗、開花結果,帶領廣大村民百姓增收致富,早日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麵小康社會(hui) 。


工作隊員與(yu) 村民們(men) 一起收割青稞

  工作隊更需要打造駐村鐵魂,以真正發揮強基惠民工作的實效性。駐村鐵魂是什麽(me) 呢?我想就是要以青稞精神為(wei) 指導,樹立為(wei) 天地立心強基礎,為(wei) 生民立命惠民生的這一曆史使命和責任,用激情、夢想、思索、實幹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隊。“激情”是指要心中有信仰要熱愛強基惠民駐村工作,要為(wei) 有機會(hui) 深入基層、深入鄉(xiang) 村、深入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幫助群眾(zhong) 鍛煉自己感到高興(xing) 和幸運;“夢想”是指要有團結和帶領廣大村民建強組織、安全維穩、改善民生、增收致富等實現共奔小康的夢想;“思索”是指要有改變群眾(zhong) 惰性思維、改善生活條件、尋找增收致富門徑、扶貧模式等的係統思維;“實幹”是指要沉下心、彎下腰、俯下身、低下頭,與(yu) 廣大村民一起同甘共苦、共同奮鬥,腳踏實地的做好各項駐村工作,不留“半拉子”工程。

  如果可以,我願意做一粒青稞種子,在拉木堆的土地上開花結果,變成那一片片金黃的青稞,變成那一碗碗濃醇的青稞酒,變成那一袋袋香噴的糌粑,就像那隻的雲(yun) 雀鳥,為(wei) 他們(men) 播撒希望收獲幸福!(新利平台 通訊員/許震宇)

(責編: 王智霖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