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70年,西藏農業更好、農村更美、農民更富

發布時間:2021-06-29 11:39:00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農(nong) 牧業(ye) 綜合生產(chan) 能力穩步提升、農(nong) 牧業(ye) 特色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農(nong) 牧業(ye) 現代化建設邁上新台階、農(nong) 牧區生態環境有效改善、農(nong) 牧區改革穩步推進、農(nong) 牧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麵勝利……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西藏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成就卓越、變革顯著。

  6月28日,西藏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西藏和平解放70年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工作發展成就和“十四五”開局起步情況新聞發布會(hui) 。


圖為(wei) 山南市隆子縣洛旦農(nong) 畜產(chan) 品加工合作社,工人正在將黑糌粑進行包裝(資料圖)


圖為(wei) 阿裏地區噶爾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種植的蔬菜(資料圖)


圖為(wei) 阿裏地區日土縣甲崗村(資料圖)

  西藏自治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黨(dang) 組成員、副廳長林木介紹,西藏糧食產(chan) 量於(yu) 2015年突破百萬(wan) 噸大關(guan) ,連續6年穩定在100萬(wan) 噸以上,2020年達到103萬(wan) 噸。

  “糧食也要打出品牌。”2020年,西藏自治區青稞種植麵積208.18萬(wan) 畝(mu) ,青稞加工企業(ye) 52家;人工種草保留麵積157萬(wan) 畝(mu) ,草產(chan) 品加工企業(ye) 和基地年加工能力達10萬(wan) 噸以上;犛牛存欄522萬(wan) 頭,犛牛肉產(chan) 量22.78萬(wan) 噸;優(you) 質奶牛存欄21.87萬(wan) 頭,奶產(chan) 量49.17萬(wan) 噸,乳製品加工企業(ye) 22家,產(chan) 品產(chan) 量23264噸;藏豬存欄45.25萬(wan) 頭,肉產(chan) 量1.19萬(wan) 噸;綿(山)羊存欄994.1萬(wan) 隻,綿羊毛產(chan) 量7419噸,山羊絨產(chan) 量837.5噸。高原特色犛牛乳、風幹藏豬肉、青稞啤酒等豐(feng) 富的產(chan) 品,佐證著西藏農(nong) 牧業(ye) 特色產(chan) 業(ye) 的蓬勃發展。

  西藏農(nong) 牧業(ye) 現代化也成就顯著。2020年全區農(nong) 牧業(ye) 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5.9%。農(nong) 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5%。累計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超過220萬(wan) 畝(mu) 。

  實施退牧還草工程、人工草地建設等項目,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製政策,草原生態得到有效保護。2013年保持了草畜總體(ti) 平衡,2020年天然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47%。

  2012年以來,穩慎開展農(nong) 牧區改革工作。農(nong) 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順利完成,頒證率達到99.62%。農(nong) 村集體(ti) 資產(chan) 清產(chan) 核資工作全麵完成。

  2020年西藏自治區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598元,同比增長12.7%,已連續18年保持兩(liang) 位數增長,連續6年保持全國增速第一,是1965年有數據統計以來的135倍。

  農(nong) 業(ye) 更好、農(nong) 村更美、農(nong) 民更富,在“神聖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為(wei) 主題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指引下,西藏的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還將有更多成就、變化。(新利平台 記者/王媛媛)

(責編: 陳衛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