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訊 “天下沒有遠方,人間都是故鄉(xiang) ”。我們(men) 奔馳在那曲市嘉黎縣到比如縣的公路上,車上播放著話劇《文成公主》的一段插曲,不禁令人想起1300多年前,美麗(li) 的文成公主背井離鄉(xiang) ,把畢生獻給西藏這片土地的故事。陪同調研組的尼瑪才讓同誌突然說道:“我們(men) 快到今天的第一個(ge) 目的地了”,隨之一座美麗(li) 端莊、栩栩如生的公主雕像便映入了眼簾,原來我們(men) 已到達了比如縣怒江緣文成公主廣場。
怒江緣文成公主廣場全景圖 攝影:三木旦
2017年,為(wei) 了紀念文成公主進藏途經此地,銘記這位給比如人民帶來健康,以及農(nong) 業(ye) 技術和幸福生活的公主,比如縣委、縣政府出資修建了這座文成公主廣場。廣場中央是公主溫泉遺址,據說當時文成公主在此地駐留時就在廣場中央的溫泉裏沐浴,溫泉遺址周圍的土牆是那時遺留下來的,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曆史。溫泉遺址後樹立著由紫銅鍛造而成的總高9米的文成公主雕像,據說雕像前的石刻上書(shu) 寫(xie) 的六字真言是公主剛學會(hui) 藏文時所寫(xie) 。雕像身後是由金屬鑄造的文成公主和親(qin) 浮雕牆,浮雕牆高3.5米,長80米,牆上通過大唐盛世、古道流芳、福澤蕃國三個(ge) 篇章展示了公主進藏的整個(ge) 曆史事件。廣場上樹立的十三根柱子象征著“怒江十三柱”,每根柱子上都刻有比如縣的人文風情。
文成公主和親(qin) 浮雕牆之六難婚使篇 攝影:索南多傑
相傳(chuan) ,當年文成公主從(cong) 西安出發,經過陝西寶雞、甘肅天水、青海玉樹、西藏昌都等地,到達現在的怒江緣文成公主廣場時,當地群眾(zhong) 及三位天姆(仙女)主動迎接文成公主,公主得知這裏是個(ge) 風水寶地後,便在此地駐留一年。在這一年裏,公主發現當地很多百姓都患有眼疾鼠疫等疾病,於(yu) 是便在廣場上方開了一井泉眼,老百姓用此泉洗浴後所有病都痊愈了。公主還教會(hui) 當地百姓犁地種田、使用水磨、編織技術等,還在此地建造了達姆寺。後來當公主離開此地前往拉薩時,當地群眾(zhong) 為(wei) 了感激公主,穿上特色服飾,載歌載舞,盛情相送,並把黑河更名為(wei) 怒江, 藏語中稱為(wei) “賈母吾曲”,意思是皇後的汗水。
文成公主和親(qin) 浮雕牆之唐皇送親(qin) 篇 攝影:索南多傑
布達拉宮中保存著大量內(nei) 容豐(feng) 富的壁畫,記載了唐太宗六難吐蕃婚使噶爾東(dong) 讚的故事和文成公主進藏時所遇的艱難險阻,以及抵達拉薩時受到熱烈歡迎的故事和場麵。如今,文成公主與(yu) 鬆讚幹布的故事仍以話劇、壁畫、民歌、傳(chuan) 說等形式在漢藏民族間廣泛傳(chuan) 播。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的這30多年,一直致力於(yu) 加強吐蕃和唐朝的友好關(guan) 係。她熱愛藏族同胞,也深受百姓愛戴。而今天,作為(wei) 生活在新西藏的我們(men) ,麵對美好的生活和光明的未來,更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
站在怒江緣文成公主廣場上向西望去,一座座高大的電網鐵塔向遠方延伸,如同龐大的援藏幹部隊伍翻山越嶺走向西藏,如今我們(men) 可以向文成公主告慰,西藏的社會(hui) 、經濟、文化等建設得到了快速發展,藏族人民已經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新利平台 文/三木旦 次林央珍 本文係中國藏學研究中心“那曲市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實調研組”供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