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英雄回家︱精神不滅 薪火相傳

發布時間:2021-09-01 23:58:00來源: 新利平台

  14歲、15歲、16歲……這是他們(men) 最好的年紀。但是麵對侵略者陳兵國門、進而將新中國扼殺在搖籃之中的圖謀,他們(men) 隻能以戰止戰、以武止戈,用勝利贏得和平、贏得尊重。背後即是祖國,他們(men) 從(cong) 未想過後退。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肩負著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舉(ju) 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yi) 旗幟,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同朝鮮人民和軍(jun) 隊一道,曆經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zheng) 偉(wei) 大勝利。

  赤子其心,鋼鐵其身。在朝鮮戰場上,誌願軍(jun) 將士麵對強大而凶狠的作戰對手,身處惡劣而殘酷的戰場環境,拋頭顱、灑熱血,譜寫(xie) 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雄壯史詩。首戰兩(liang) 水洞、激戰雲(yun) 山城、會(hui) 戰清川江、鏖戰長津湖、粉碎“絞殺戰”、抵禦“細菌戰”、血戰上甘嶺……兩(liang) 年零九個(ge) 月,19萬(wan) 7千多名英雄兒(er) 女為(wei) 了祖國、為(wei) 了人民、為(wei) 了和平獻出了寶貴生命,譜寫(xie) 了一曲曲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yi) 壯歌。這一戰,拚來了山河無恙、家國安寧;這一戰,打出了中國人民的精氣神,讓全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

  去時少年身,歸來是英魂。2014年至2020年,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共舉(ju) 行了7批在韓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烈士遺骸安葬儀(yi) 式,陵園北側(ce) 地宮下,安葬著716具在韓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烈士遺骸棺槨。今年9月2日,第八批誌願軍(jun) 烈士遺骸將在韓國仁川國際機場舉(ju) 行交接儀(yi) 式,抵達沈陽後,安葬在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家,我們(men) 出發和回去的地方。如今山河無恙,國富民強,我們(men) 向英雄致敬!接英雄回家!去時紅花戴身,歸來國旗護體(ti) ,在祖國的土地上,英雄們(men) 睡得更加安穩。

  一代人終會(hui) 老去,但永遠有人年輕。70多年,我們(men) 始終沒有忘記在抗美援朝戰爭(zheng) 中英勇犧牲的烈士們(men) ,他們(men) 的功績彪炳千秋,他們(men) 的英名萬(wan) 古流芳。我們(men) 應當驕傲,因為(wei) 正義(yi) 如此無堅不摧;我們(men) 必須銘記,因為(wei) 犧牲如此壯懷激烈。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我們(men) 要銘記抗美援朝戰爭(zheng) 的艱辛曆程和偉(wei) 大勝利,敢於(yu) 鬥爭(zheng) 、善於(yu) 鬥爭(zheng) ,知難而進、堅韌向前,讓偉(wei) 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曆久彌新,必須永續傳(chuan) 承、世代發揚。(新利平台 文/孫健 圖/許娜)

(責編: 王智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