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訊 說起這個(ge) 名字,好多人會(hui) 露出迷茫的神色,但要說起有這麽(me) 一個(ge) 戴著老舊藏式禮帽,手上總拿著一本黑色筆記本,騎著一輛力帆250摩托車,經常奔波在羅布沙鎮大街小巷、甜茶館、田間地頭甚至是最遠放牧點宣講黨(dang) 史的老漢,人們(men) 總會(hui) 說道:“啊,原來是阿古呀!”
他就是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曲鬆縣羅布沙鎮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基層骨幹宣講員、羅布沙村村務監督委員會(hui) 副主任——“阿古”索朗頓珠。
圖為(wei) 索朗頓珠進農(nong) 戶宣講黨(dang) 史知識
小到家庭糾紛,大到村民大會(hui) ,都會(hui) 有索朗頓珠宣講普及法律法規和惠民政策的影子,因為(wei) 作為(wei) 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他認為(wei) 有責任和義(yi) 務向群眾(zhong) 宣傳(chuan) 現在的富足生活都要歸功於(yu)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
作為(wei) 一名擁有30年黨(dang) 齡的老黨(dang) 員和村幹部,“沒有共產(chan) 黨(dang) 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社會(hui) 主義(yi) 新西藏,更不會(hui) 有今天西藏人民的幸福生活”的信念在他心中無比堅定。怎樣才能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為(wei) 黨(dang) 的事業(ye) 多作貢獻?索朗頓珠一直在思考。
終於(yu) ,2016年,一個(ge) 擔任宣講員的機會(hui) 來到了他的身邊,他毫不猶豫地抓住機會(hui) ,成為(wei) 了一名光榮的基層骨幹宣講員。由於(yu) 受教育少,文化水平不高,對於(yu) 很多上級精神,他理解起來都很費勁,更不要說為(wei) 群眾(zhong) 宣講了。麵對這個(ge) “老大難”問題,他絲(si) 毫沒有氣餒,因為(wei) 心中燃燒著傳(chuan) 播黨(dang) 的聲音的昂揚鬥誌。從(cong) 此,他開始了奮發刻苦的學習(xi) 之路。
圖為(wei) 索朗頓珠認真做宣講備課
圖為(wei) 索朗頓珠收聽收看時政新聞
索朗頓珠積極參加鎮、村組織的“紅色夜校”“讀書(shu) 班”等學習(xi) 培訓,一天不落的準時收聽收看最新時事新聞,隨時隨地記錄黨(dang) 的最新政策、黨(dang) 史知識的學習(xi) 內(nei) 容和心得,同時還及時總結梳理不清晰、不清楚的地方,從(cong) 而加以改進。經過孜孜不倦的學習(xi) 和實踐,他在宣講中形成了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幽默風趣的宣講風格,被廣大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親(qin) 切地稱呼為(wei) “政策廣播員”。
多年來的宣講生涯,索朗頓珠的摩托車裏程表上顯示了一個(ge) 驚人的數字,這數字無言,卻記載了他風裏雨裏從(cong) 無懈怠的付出。在他的帶動下,宣講隊伍從(cong) 最初的2人發展到現在的13人,其中就有他的女兒(er) 跟侄子;他自己也從(cong) 當初的宣講參與(yu) 者變成了現在的組織者。
多年來的辛勤耕耘,他欣喜地看到整個(ge) 羅布沙鎮呈現出人心進一步凝聚、認識進一步提高、觀念進一步轉變、感恩之情進一步激發、跟黨(dang) 走的決(jue) 心更加堅定的振奮局麵,這其中浸潤著他的汗水和付出。
索朗頓珠結合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奔赴各個(ge) 鄉(xiang) 村、放牧點等地宣傳(chuan) 宣講黨(dang) 史知識220餘(yu) 場次,受益群眾(zhong) 達8000人次。
“湛湛初心映征程。”風裏來雨裏去的奔波讓他渾身疲憊,但一顆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初心激勵著他勤勤懇懇,腳步不停。(新利平台 特約通訊員/曲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