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訊 8月27日至28日,中央民族工作會(hui) 議在北京召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出席會(hui) 議並發表重要講話。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研究員德吉卓瑪在接受新利平台專(zhuan) 訪時表示,“這次中央民族工作會(hui) 議的召開,剛好是在建黨(dang) 百年和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的時間節點,我覺得意義(yi) 非常重大。”
圖為(wei)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研究員德吉卓瑪 攝影:姚浩然
“在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是新時代黨(dang) 的民族工作的‘綱’,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我認為(wei) 它的內(nei) 涵非常深刻。我國的基本國情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曆史經驗也充分證明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既是國家統一的基礎,也是民族團結的資本。隻有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國家才能安定,民族才能團結,社會(hui) 才能穩定,才能實現各民族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各民族共同繁榮,共同走向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
圖為(wei)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圖書(shu) 館 攝影:許娜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科學保護各民族語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學習(xi) 和使用。德吉卓瑪認為(wei) 這一點非常重要,“就我個(ge) 人來說,我的工作大部分是基於(yu) 藏語的文獻研究,以及對文獻的整理出版工作,一直都是用藏語來做科研。如今,國家把各民族語言文字的保護放在了更高的層次,從(cong) 宏觀的角度更全麵地去考量,令我倍受鼓舞,激勵我更好地完成這份工作。”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各民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中華文化是主幹,各民族文化是枝葉,根深幹壯才能枝繁葉茂。德吉卓瑪認為(wei) ,從(cong) 中華文明的五千年曆史來看,每個(ge) 民族都有燦爛的優(you) 秀文化,文化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紐帶。“在今天看來也是如此,文化作為(wei) 互相交流的紐帶,能加深不同民族的自覺認同,增強中華文化的共同認識。全國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抱在一塊,在這樣的基礎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是牢不可破的,隻有這樣,我們(men) 才能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
圖為(wei) 布達拉宮廣場 攝影:金宏傑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到西藏考察時強調,學史力行是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的落腳點,要把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的成果轉化為(wei) 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實際行動。
圖為(wei)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出版的書(shu) 籍 攝影:許娜
德吉卓瑪認為(wei) ,學史力行就要在推動發展上力行,把學習(xi) 黨(dang) 史同推動工作結合起來,“我所從(cong) 事的藏文經典的基礎研究,要和應用研究並重,我們(men) 必須要懂曆史,借鑒曆史,才能做好現在的工作。學術要立足於(yu) 現實,解決(jue) 現實問題,就必須要懂得民族的政策,懂得民族工作的主體(ti) 方向。就像在中央民族工作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到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是新時代黨(dang) 的民族工作的‘綱’,所有工作都要向此聚焦。”(新利平台 記者/許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