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榆林市米脂縣銀州街道高西溝村考察調研強調,要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生態治理和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有機結合起來,走出一條生態和經濟協調發展、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之路。
時隔一年再到陝西考察,從(cong) 國家能源集團榆林化工有限公司的循環經濟煤炭綜合利用項目,到水土流失治理的模範米脂縣銀州街道高西溝村,總書(shu) 記此行,“綠色發展”依舊突出。
還記得不久前,一組黃土高原的航拍對比圖引起網民熱議。曾經荒蕪貧瘠,現已綠樹成蔭,通過幾十年持續的努力,實現了由黃到綠的“顏值”巨變。
榆林的變化同樣是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縮影。地處黃土高原腹心地帶的榆林,曾是黃河中上遊地區水土流失最為(wei) 嚴(yan) 重、生態最為(wei) 脆弱的地區之一。截至2020年,榆林市林木覆蓋率從(cong) 0.9%提高到34.8%,市域860萬(wan) 畝(mu) 流沙全部得到固定,沙化土地麵積減少1569萬(wan) 畝(mu) ,實現了從(cong) “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曆史性轉變。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不斷深入,生態文明建設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經濟發展不以破壞環境為(wei) 代價(jia) ,全麵推動綠色發展,不僅(jin) 是滿足人民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優(you) 美生態環境需要,同時,環境的改善為(wei) 發展帶來更多機會(hui) ,為(wei) 老百姓打造起高質量發展的金山銀山。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提出了一係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立意高遠、內(nei) 涵豐(feng) 富、思想深刻,為(wei) 建設中國人民心向往之的美麗(li) 中國指明了方向。
“讓中華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you) 美,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總書(shu) 記的動情描述,反映的是人民的期盼,也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要求。
實踐充分證明,堅持綠色發展、發展不以破壞生態環境為(wei) 代價(jia) ,才是高質量發展的“密碼”。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我們(men) 一定能實現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中國美麗(li) 。(新利平台 文/歐帆 圖/許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