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中國貢獻亮眼

發布時間:2021-10-10 16:44:00來源: 新利平台

  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hui) (COP15)即將召開之際,國務院新聞辦公室8日發布《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白皮書(shu) ,向世界展示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理念、舉(ju) 措和成效,為(wei) 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貢獻中國智慧。作為(wei) 最早簽署和批準《生物多樣性公約》的締約方之一,中國一貫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與(yu) 時俱進、創新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生物多樣性保護之路。

  生物多樣性保護是人類自身發展的需要。人類的延續發展,依賴地球生命共同體(ti) ,須從(cong) “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認識和把握。基於(yu) 這種智慧和眼光,中國將生物多樣性保護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納入各地區、各領域中長期規劃,完善政策法規體(ti) 係,加強技術保障和人才隊伍建設,加大執法監督力度,引導公眾(zhong) 自覺參與(yu) 生物多樣性保護,不斷提升治理能力。中國對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高度的自覺性和緊迫感,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內(nei) 化為(wei) 社會(hui) 行動,堅持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正確認識和處理好經濟發展與(yu) 自然生態係統、生態環保與(yu) 民生需求相生相成的依存關(guan) 係,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各項工作的突出位置。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亮眼。中國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十分切合自然界發展的規律。本著這一思路,實施國家公園體(ti) 製建設和生態保護紅線劃定等重要舉(ju) 措,不斷強化就地與(yu) 遷地保護,加強生物安全管理,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協同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與(yu) 綠色發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了顯著成效。21世紀以來,中國貢獻了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綠化麵積。“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九項生態環境約束性指標和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階段性目標全麵圓滿超額完成,生態環境保護從(cong) 認識到實踐都發生了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的變化。

  中國的探索實踐彰顯製度優(you) 勢。多年來,中國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you) 勢,投入巨大的財力物力,持續實施係列生態保護修複工程,不斷加大生態修複力度,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生態惡化趨勢基本得到遏製,自然生態係統總體(ti) 穩定向好,服務功能逐步增強。中國憑借政治優(you) 勢,以雷霆之勢堅決(jue) 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極大緩解了生物多樣性保護壓力,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框架基本構築。大熊貓受威脅程度等級從(cong) “瀕危”降為(wei) “易危”,青藏高原藏羚羊種群數量大幅增加……這張優(you) 異答卷,充分展現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ti) 的大國擔當與(yu) 作為(wei) 。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踐經驗,為(wei)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ti) 提供了“中國智慧”。作為(wei) 萬(wan) 物和諧美麗(li) 家園的維護者、建設者和貢獻者,中國積極探索、勇於(yu) 實踐,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生物多樣性保護之路。恰逢COP15即將召開,通過發布白皮書(shu) 分享我國生物多樣性治理經驗,對全球應對生物多樣性喪(sang) 失和生態係統退化風險挑戰樹立信心,推動大會(hui) 達成務實成果,形成更加公正合理、各盡所能的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體(ti) 係,將發揮重要的借鑒作用。(新利平台 文/張全林)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