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評|重陽節,重新認識老齡化社會
在我國,重陽節是一個(ge) 曆史悠久的節日。自古以來,重陽節就有求壽之俗,漫長的曆史賦予了它更多溫暖內(nei) 涵。2013年《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每年重陽節為(wei) 我國“老年節”,這其中不僅(jin) 蘊含著中華民族優(you) 秀文化的厚重感與(yu) 生命感,也預示著我國的社會(hui) 結構日漸發生著變化。
截至2020年末,我國社會(hui) 60歲及以上的人口約有2.64億(yi) 。2020年我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與(yu) 10年前相比,15到59歲年齡段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下降了6.79個(ge) 百分點,而60歲以上人口所占比例上升了5.44個(ge) 百分點,今後每年可能要增加1000萬(wan) 。我們(men) 已經邁入“銀發時代”。
然而,邁入“銀發時代”不必慌。如今,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不僅(jin) 實現了老有所養(yang) 、老有所依,老年群體(ti) 的精神生活也變得愈發豐(feng) 富多彩。隨處遊玩、瀟灑樂(le) 觀的銀發伉儷(li) ,為(wei) 社區服務發光發熱、幹勁十足的老年誌願者,在老年大學繼續學習(xi) 努力上進的老年大學生,這一切帶給我們(men) 的感受是“莫道桑榆晚,為(wei) 霞尚滿天”。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推出了一係列改革部署和發展措施:出台了加快發展養(yang) 老服務的指導意見,組織開展各類養(yang) 老服務試點,全麵開放養(yang) 老服務市場,構建養(yang) 老、孝老、敬老政策體(ti) 係和社會(hui) 環境,推進醫養(yang) 結合,加快老齡事業(ye) 和產(chan) 業(ye) 的發展……
從(cong) 年輕社會(hui) 到老齡社會(hui) 的轉變,是整個(ge) 人類社會(hui) 發展的一個(ge) 基本規律。理想的老齡社會(hui) 不僅(jin) 僅(jin) 是簡單的老有所養(yang) ,更是老有所用、老有所樂(le) 。
賞菊飲酒踏秋,偕老登高遠望。相信隨著人們(men) 對老人、老齡化、老齡社會(hui) 有更加全新的認知,也會(hui) 為(wei) 其社會(hui) 參與(yu) 搭建更廣闊的平台,讓全新的敬老理念融進我們(men) 的生活,更好更有效地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新利平台 文/澤仁措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別樣“警”色暖重陽
金秋時節,秋高氣爽,10月14日上午,上察隅邊境派出所的民警們一大早將前幾日購買的慰問品,裝到單位車上,準備前往轄區米古村老黨員卡布羅的家,給他送重陽節的暖意問候。[詳細] -
網評|我們為什麽過重陽節
重陽節是我國多民族風俗的薈萃,慶祝活動有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詳細] -
愛滿重陽節 濃濃敬老情
10月13日下午,西藏自治區拉薩出入境邊防檢查站聯合民航西藏區局公安局走進拉薩市空港新區甲竹林鎮結對幫扶困難群眾普布玉珍老人家中,開展“愛滿重陽節,濃濃敬老情”走訪慰問活動,為老人送上節日問候和祝福,並帶去了生活物資。[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