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勇攀科技高峰 擁抱星辰大海

發布時間:2021-10-18 23:01:00來源: 新利平台

  在中國航天事業(ye) 史上,10月16日是個(ge) 特殊的日子。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2003年10月16日,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航天員楊利偉(wei) 安全著陸,邁出了中國人遨遊星漢的第一步;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再次出征遠航,問鼎蒼穹,開啟了中國人又一次探索太空的壯舉(ju) 。

  從(cong) 1992年黨(dang) 中央作出實施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到目前已邁入“第三步”空間站階段;從(cong) 1999年11月20日中國成功發射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到2021年中國人兩(liang) 度進入自己的空間站,“神舟”十三度飛天,中國的載人航天“飛”出了一道讓世人刮目相看的發展軌跡。從(cong) 無人飛行到載人飛行,從(cong) 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從(cong) 艙內(nei) 實驗到太空行走,從(cong) 首次太空漫步到中國空間站首次出艙活動,從(cong) 短期停留到中期駐留……中國載人航天事業(ye) 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弱到強,以令人驚歎的速度,一路追趕、並跑、超越,跨越了發達國家半個(ge) 世紀的發展曆程,發出了閃耀太空的中國星光。

  翻開曆史的長卷,俯瞰中國載人航天事業(ye) 的發展成就,就會(hui) 發現中國載人航天的曆史就是一部艱苦奮鬥、自主創新史。依靠全國人的萬(wan) 眾(zhong) 一心、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製度優(you) 勢,一代代航天人大力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guan) 、特別能奉獻”的偉(wei) 大載人航天精神,發憤圖強、埋頭苦幹,突破製約發展的技術短板,先後攻克天地往返、太空出艙、交會(hui) 對接等關(guan) 鍵技術,全部核心部件實現國產(chan) 化,實現了讓五星紅旗在太空高高飄揚的偉(wei) 大夢想。中國載人航天事業(ye) 一步一個(ge) 腳印、紮實向前邁進的奮鬥軌跡,正是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下的全國各族人民堅持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典型縮影。“關(guan) 鍵核心技術要不來、買(mai) 不來、討不來”,堅持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敢於(yu) 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勇於(yu) 攀登航天科技高峰,才能真正掌握競爭(zheng) 和發展的主動權。中國載人航天事業(ye) 的跨越發展,不僅(jin) 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的太空技術實力,更為(wei) 人類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貢獻更多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中華民族奮鬥的基點是自力更生,攀登世界航天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是自主創新。中國載人航天事業(ye) 的發展實踐表明:堅持走中國特色的航天強國道路,敢於(yu) 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不斷在攻堅克難中追求卓越,全麵提升核心競爭(zheng) 力,航天強國的夢想不再遙不可及。追逐夢想、自主創新、勇於(yu) 探索、不斷前行,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更穩更遠,早日實現建設航天強國的偉(wei) 大夢想。

  “隻要敢於(yu) 有夢,勇於(yu) 追夢,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夢想飛船,就一定能夠迎來自己夢想的發射時刻,飛向屬於(yu) 你的浩瀚星空!”這是飛天前,中國女航天員王亞(ya) 平寄語孩子們(men) 的一席話。從(cong) “嫦娥奔月”的神話傳(chuan) 說,到後來一次次的飛天圓夢,中國人對太空的探索如浩蕩長歌,從(cong) 未停歇。航天夢是強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隻有我們(men) 敢於(yu) 有夢,勇於(yu) 追夢,用智慧和汗水讓中國號航船向著世界航天強國不斷前進,向著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不斷前進。(新利平台 文/陳小亮)

(責編: 蘇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