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冬奧有約】梧桐引凰,以華夏之大氣魄迎八方來客

發布時間:2021-10-29 16:50:00來源: 新利平台

  雪山巍峨,仰之無限感慨,

  江山美好,盡顯華夏多姿。

  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倒計時100天之際,北京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製服裝備正式亮相。這一組服裝靈感來源於(yu) 中國傳(chuan) 統山水畫《青綠江山圖》和冬奧會(hui) 核心圖形的雪山圖景,將中國美學的韻味、精致與(yu) 大氣盡數揮灑。

  圖為(wei) 北京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製服--技術官員中長款羽絨服 圖片來源: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官網

  如果說中國元素是本屆北京冬奧會(hui) 最打眼的特色,那麽(me) 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無疑是這一世界體(ti) 育盛事的底蘊和底氣。五千年禮儀(yi) 之邦,東(dong) 方亙(gen) 古的傳(chuan) 說與(yu) 震撼崛起的奇跡在這裏激情碰撞,湧動出華夏大氣魄,笑迎八方來客。

  我們(men) 驕傲,是有理由的。

  “以立姿,持雪仗,借助於(yu) 雪板在雪地上滑行。中國的冰雪運動曆史可以追溯到非常久遠之前。1萬(wan) 年前的新疆阿勒泰的古岩畫上,就有腳穿滑雪板、手持滑雪杖進行狩獵的人物形象。阿勒泰也因此被認為(wei) 是“人類滑雪最早起源地”。從(cong) 隋唐至明清,雪上冰上運動傳(chuan) 承不絕,時至今日,膾炙人口的大熱曆史劇常出現“冰嬉”等場景,可見冰雪運動的受歡迎程度。

  現代,人們(men) 對冰雪運動的熱愛越發高漲。冬季裏,約上三五好友去滑雪成為(wei) 年輕人們(men) 的時尚選擇;各類冰場雪場上,小小運動健將們(men) 態度認真,姿態稚拙可愛;楊陽、申雪、趙宏博等冰雪名將成為(wei) 新ICON…...

  悠久的曆史和群眾(zhong) 基礎是成功舉(ju) 辦冬奧會(hui) 的重要條件。

  承辦世界級體(ti) 育賽事,既是對一個(ge) 國家經濟基礎的考驗,也需要強大的國際號召力、社會(hui) 組織力、內(nei) 部協調力、甚至文化聯通力等軟實力支撐。尤其在國人心中,奧運會(hui) 早已不再是一項普通的體(ti) 育賽事,它關(guan) 乎國體(ti) ,關(guan) 乎榮譽,是中國綜合國力麵向世界的一次集中展現。辦好奧運會(hui) ,是中國人的體(ti) 麵和驕傲。

  作為(wei) 東(dong) 道主,北京從(cong) 夏季奧運會(hui) 走到冬季奧運會(hui) ,成為(wei) 百年奧林匹克史上的裏程碑。成功舉(ju) 辦2008年夏季奧運會(hui) 的實力和經驗,成為(wei) 冬奧會(hui) 雄厚的基礎。最重要的場館方麵,北京市裏除新建國家速滑館“冰絲(si) 帶”、首鋼滑雪大跳台中心外,其他競賽場館均利用了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hui) 場館。以“鳥巢”為(wei) 例,有關(guan) 方麵對無障礙設施係統、景觀照明係統、觀眾(zhong) 服務設施係統及其他設施設備係統等4方麵共計37個(ge) 分項進行提升,增建了無障礙坡道、兒(er) 童馬桶墊圈、兒(er) 童墊腳凳、觀眾(zhong) 區電子屏幕、溫水直飲機等設置,盡顯人文溫度。

  倉(cang) 廩足而知禮節。

  體(ti) 育,體(ti) 現著一個(ge) 國家的綜合國力和社會(hui) 文明程度。“2008震撼”餘(yu) 韻猶在,“2022精彩”即將開啟。這背後,是大國崛起的自信,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優(you) 勢的生動展現。隻有我們(men) 這樣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國家治理體(ti) 係,才敢於(yu) 、能於(yu) 在疫情肆虐的情形下,以大無畏的魄力、強大的執行力、精細嚴(yan) 密的落實力辦好這件大事。

  世界冰雪體(ti) 育史,應該有這樣一則精彩的中國故事。

  盛事舉(ju) ,共襄之。雪山腳下的西藏兒(er) 女,血液中流淌著駕雪馭冰的熱情。西藏冰雪體(ti) 育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以索朗曲珍等為(wei) 代表的西藏冰雪運動員在國內(nei) 外體(ti) 育賽事中屢創佳績。北京冬奧會(hui) 倒計時之際,10月27日,以“參與(yu) 冰雪運動、助力北京冬奧”為(wei) 主題的第十九屆www.easyfundingllc.com登山大會(hui) 開幕,為(wei) 冬奧預熱。這也是西藏貫徹落實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dong) 進”戰略的具體(ti) 實踐。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北京已就位。張家口已就位。冬奧會(hui) 已經準備好,敬迎世界冰雪健兒(er) “一起向未來”!(新利平台 文/趙釗)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