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指尖上的非遺致富路

發布時間: 2021-11-16 21:06:00 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一縷冬陽照進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的一所庭院,溫暖著院子裏的一切,院內(nei) 數名工匠正聚精會(hui) 神地製作傳(chuan) 統藏式麵具。

  “我們(men) 主要製作藏戲麵具、服飾,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藝品。”院子的主人西洛介紹說。

  47歲的西洛是西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項目“拉薩布製麵具製作技藝”的代表性傳(chuan) 承人。


圖為(wei) 一位工匠正在給藏式麵具上色 攝影:賈華加

  “小時候家境貧寒,為(wei) 了改變家庭生活條件,我選擇了學習(xi) 麵具製作技藝。”2002年,西洛開始研究學習(xi) 西藏麵具工藝技術,用時7年最終學成。學成後,西洛在拉薩市八廓街開了一家藏式麵具店。

  2012年,西洛響應政府號召,回鄉(xiang) 創辦了拉薩市達孜區雪鄉(xiang) 紮西崗傳(chuan) 統手工藝合作社,主要製作和銷售藏戲麵具。


圖為(wei) 西洛介紹合作社產(chan) 品 攝影:賈華加

  “合作社成立至今,我已帶出13名學徒,其中4人已自立門戶,9名還在合作社工作。”西洛說,“麵具的市場主要以寺廟、各市地藏戲團、演出隊為(wei) 主,價(jia) 格從(cong) 幾百到上萬(wan) 元不等。”

  近年來,合作社在麵具製作的基礎上,不斷擴大業(ye) 務、創新發展,新增了服飾加工、旅遊文創產(chan) 品的研發等。

  “我們(men) 希望能夠保護好、傳(chuan) 承好傳(chuan) 統工藝,也希望能有更多群眾(zhong) 參與(yu) 其中,實現增收致富。”西洛說。目前,合作社共吸納本地23名農(nong) 牧民就業(ye) ,工資收入3000元起步,並根據個(ge) 人技術不斷上漲。


圖為(wei) 製作完成的各種麵具 攝影:賈華加

  據介紹,合作社2014年至2018年連續五年每年扶持分紅60戶,共計75萬(wan) 元,共有120戶432人受益。2018年年底,合作社為(wei) 達孜區雪鄉(xiang) 紮西崗村70名建檔立卡戶和農(nong) 牧民教授縫紉技術。經過45天的培訓後,62人(其中部分是搬遷戶)在合作社就業(ye) 。同時,合作社還為(wei) 培訓學員免費發放35台縫紉機讓其在家作業(ye) ,根據村民的完工情況發放工資,每人每月平均工資4000元左右。

  28歲的旦增雲(yun) 旦是一名大學畢業(ye) 生,2019年加入達孜區雪鄉(xiang) 紮西崗傳(chuan) 統手工藝合作社,主要負責市場拓展工作。“作為(wei) 大學生,在合作社工作,我有自己獨特的優(you) 勢,希望自己能和合作社共成長,帶動更多的群眾(zhong) 依靠文化產(chan) 業(ye) 走上致富路,同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jia) 值。”旦增雲(yun) 旦對合作社未來的發展滿懷期待。(新利平台 記者/賈華加)

(責編: 王智霖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