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訊 11月17日,“見即願滿”西藏精品唐卡美術展在西藏自治區拉薩市開展。唐卡作為(wei) 藏民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題材內(nei) 容涉及諸多領域的藏族“百科全書(shu) ”,是中華民族民間藝術中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開展當日,便吸引了大量學生、市民和遊客前來參觀。
圖為(wei) 展覽現場展品 攝影:王淑
圖為(wei) 展覽現場展品 攝影:王淑
西藏自治區美術家協會(hui) 顧問、國家一級美術師餘(yu) 友心在參觀展覽後,對青年唐卡畫師們(men) 給予充分肯定。他說:“唐卡藝術是西藏優(you) 秀傳(chuan) 統藝術的代表。我們(men) 可以從(cong) 過去、現在、未來三個(ge) 階段去看待唐卡藝術,曾經唐卡藝術在老一輩唐卡畫師的努力下取得了輝煌的藝術成就;今天,經濟社會(hui) 高速發展,特別是在黨(dang) 和國家的高度重視,網絡時代迅猛發展下,青年唐卡畫師有著更加便捷的交流交往以及學習(xi) 的平台,唐卡藝術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高潮;未來,青年畫師們(men) 要不斷地去交流、學習(xi) ,將眾(zhong) 家之所長融會(hui) 貫通,大膽創新,不斷創作出更多優(you) 秀的唐卡作品,讓唐卡藝術再創輝煌。”
圖為(wei) 展覽現場展品 攝影:王淑
圖為(wei) 展覽現場展品 攝影:王淑
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不斷深化,西藏的各項事業(ye) 不斷繁榮發展,唐卡藝術也逐漸走向國內(nei) 市場,甚至國際市場。自2012年首屆“見即願滿”西藏精品唐卡美術展開展以來,今年已經是第七屆,此項活動不斷推動西藏唐卡藝術的發展。
圖為(wei) 展覽現場展品 攝影:王淑
圖為(wei) 展覽現場展品 攝影:王淑
談及本屆展覽與(yu) 往屆有何不同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藏族唐卡“勉薩派”傳(chuan) 承人羅布斯達說:“唐卡作為(wei) 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典型項目,從(cong) 此次展覽來看,有更多青年畫師的作品參展,除了以往的傳(chuan) 統佛教內(nei) 容之外,今年有了更多的創新內(nei) 容,並且創新內(nei) 容都是現在市場上喜聞樂(le) 見的文創產(chan) 品,這是一個(ge) 非常好的現象。古老的唐卡藝術不僅(jin) 發揮了它應有的現代藝術價(jia) 值,也更加適應社會(hui) 發展。在我看來是此次展覽的最大亮點。如今,年輕的傳(chuan) 承人既要不斷在傳(chuan) 承和保護上下功夫,也要在創新道路上不斷精進。”
圖為(wei) 展覽現場展品 攝影:王淑
“我在畫作裏添加了很多漸變色的處理,線條的勾畫更加輕盈,細節處理也更加細致。這些是我所創新的一些做法。”西藏新生代唐卡畫師夏魯旺堆說,“西藏的唐卡繪畫方法流傳(chuan) 至今,一直都保留著古老繪畫技藝與(yu) 方法。隨著社會(hui) 的發展以及人們(men) 意識、觀念的變化,對唐卡畫師的審美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及時去了解社會(hui) 的普遍審美觀念,不斷地去學習(xi) 、去創新,但萬(wan) 變不離其宗。”
圖為(wei) 展覽現場展品 攝影:王淑
“今天在展廳我看到了很多不一樣創新唐卡。看到唐卡的發展如此迅速,作為(wei) 一個(ge) 多派唐卡繪畫師,心裏是說不出的高興(xing) 。傳(chuan) 承傳(chuan) 統古老藝術是我們(men) 義(yi) 不容辭的責任,隨著社會(hui) 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僅(jin) 僅(jin) 傳(chuan) 承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不斷順應時代發展從(cong) 而進行創新。”多派唐卡傳(chuan) 承人丁嘎說。
遊客周先生是資深唐卡愛好者,同時也酷愛唐卡收藏。在參觀時,他難掩激動的心情,告訴記者:“一聽說有這個(ge) 展就趕過來參觀。展館內(nei) 精美絕倫(lun) 的唐卡藝術作品,每一幅都色彩搭配恰到好處,細節刻畫精美細致。”(新利平台 記者/王淑 王佳豪)
圖為(wei) 參觀者拍下自己喜愛的作品留念 攝影:王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