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首屆中國網絡文明大會(hui) 在京開幕。在主論壇上, “開展青年網絡文明誌願行動,引導青少年健康成長”是新時代網絡文明建設十件大事之一。
截至2021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11億(yi) ,其中青年是網民的主體(ti) ,是加強網絡文明建設的有生力量。與(yu) 其他互聯網用戶群體(ti) 相比,青年群體(ti) 與(yu) 網絡有著較高的契合度,是網絡運用最活躍的社會(hui) 群體(ti) 。青年的生活方式、社會(hui) 參與(yu) 、人際交往、成長發展都與(yu) 互聯網深度融合。可以說,網絡塑造了中國的青年,而青年也成就了中國的互聯網。
網絡打破了原有的強勢群體(ti) 對信息的封閉與(yu) 壟斷,任何個(ge) 人或組織都可以通過網絡實現全球性的信息平等傳(chuan) 遞。正是這種“無中心性”使青少年在網絡上有了平等發聲的權利,網絡參與(yu) 得到了激發。隨著自媒體(ti) 的迅速發展,青少年不再局限於(yu) 現實社會(hui) 的發聲,而是在網絡空間通過文字、照片、視頻向世界展示自己、張揚個(ge) 性,自我彰顯意識在網絡空間得到空前釋放。
近年來,團中央積極組織開展“青年網絡文明誌願行動”,策劃推出“我為(wei) 核心價(jia) 值觀代言”“我和國旗合個(ge) 影”等60餘(yu) 個(ge) 閱讀量過億(yi) 話題,打造《中國好青年》《青年網絡公開課》等係列品牌產(chan) 品,開展“網絡青晚”“中國青年網絡音樂(le) 節”等係列網絡文化活動,在廣大青年網民中取得良好反響。
魯迅曾經期待,“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隻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青年是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踐行者,是新時代社會(hui) 風尚的引領者,提升青年的網絡文明素養(yang) ,有助於(yu) 促進青年傳(chuan) 遞向上向善的價(jia) 值觀,有助於(yu) 將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有助於(yu) 將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融入日常工作生活、行業(ye) 行風建設和各類道德實踐活動中,使青年增強道德判斷力,樹立道德榮譽感,自覺地追求積極向上的精神文化。
提升青年網絡文明素養(yang) ,歸根到底是思想政治教育。要從(cong)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中選取先進典型故事,以滿足青年學生需求,喚起青年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其樹立科學的網絡道德理念和意識規範。同時,社會(hui) 應當積極營造良好的風氣,從(cong) 源頭上遏製網絡不良風氣的產(chan) 生。當人人都遵循文明上網的原則時,我們(men) 的網絡環境必然會(hui) 受到良好的影響,形成文明健康的網絡生態環境,從(cong) 而為(wei) 青少年的文明上網提供強有力的保障。而且,政府應當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製定相應的網絡政策,向網絡不良現象重拳出擊,營造安全健康的網絡生態環境,為(wei) 青少年文明上網保駕護航。
構建清朗網絡空間,讓互聯網成為(wei) 真實便捷的知識庫、溫暖可靠的朋友圈、文明理性的輿論場,引導青少年健康成長,貢獻你我力量。(新利平台 文/孫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