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共建‘一帶一路’,提高了國內(nei) 各區域開放水平,拓展了對外開放領域,推動了製度型開放,構建了廣泛的朋友圈,探索了促進共同發展的新路子,實現了同共建國家互利共贏。”11月19日,習(xi) 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第三次“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hui) 並發表重要講話,為(wei)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指明方向。
“一帶一路”源於(yu) 中國,屬於(yu) 世界。8年來,“一帶一路”聚焦一個(ge) “通”字,把基礎設施“硬聯通”作為(wei) 重要方向,把規則標準“軟聯通”作為(wei) 重要支撐,把共建國家人民“心聯通”作為(wei) 重要基礎。隨著共建“一帶一路”的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探索了促進共同發展的新路子,實現了同共建國家互利共贏。
方向始終不變,基礎設施建設為(wei) 暢通貿易提供了強有力的“硬聯通”。“一帶一路”基礎設施聯通的成果令人振奮,“六廊六路多國多港”的互聯互通架構基本形成;一大批合作項目落地生根,馬爾代夫第一座跨海大橋、黑山共和國第一條高速公路、被稱為(wei) 世紀工程的蒙內(nei) 鐵路建成通車;中哈連雲(yun) 港物流合作基地成為(wei) 哈薩克斯坦商品出海的重要樞紐;全長1000多公裏的中老鐵路今年年底即將通車;去年12月,斯裏蘭(lan) 卡科倫(lun) 坡港賈亞(ya) 集裝箱碼頭擴建項目正式開工;清潔能源成為(wei) “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的主導......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交通、能源、水資源、電信等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密切,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巨大發展。“硬聯通”為(wei)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助力,彰顯了中國責任與(yu) 擔當。
支撐越來越強,規則標準是保障基礎設施建設的“軟聯通”。“軟聯通”遵循“一帶一路”國際規則標準,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不斷完善創新,強化合作機製建設,構建全球互聯互通夥(huo) 伴關(guan) 係:中國發起建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標準信息平台;計量、海關(guan) 、檢驗檢疫等軟聯通合作不斷深化;啟動實施國際公路運輸公約;在標準聯通共建“一帶一路”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中,開展沿線重點國家以及國際、區域標準組織的標準化政策、戰略研究,編纂《全球標準化戰略匯編》......理念、政策、機製、服務等軟聯通的加速完善將有力促進“硬聯通”。
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的終極目標,人文交流成為(wei) “心聯通”的最佳載體(ti) 。“一帶一路”民心相通工程正在升級和落實,與(yu) 沿線國家在文化、媒體(ti) 、綠色環保等領域的交流合作持續深化,打造了一批如絲(si) 路國際智庫網絡、音樂(le) 教育聯盟等人文合作平台;中國建立了“絲(si) 綢之路”留學推進計劃,設立“絲(si) 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裏約熱內(nei) 盧北部的貧民窟馬累成立明日之潮交響樂(le) 團;斯洛伐克小夥(huo) 鑽研中國針灸,當上了中國嶽父的“家庭醫生”......沿線各國人民心心相印,開展形式多樣、領域廣泛的人文交流,“心聯通”促成多元互動的文明交流大格局。
“一帶一路”於(yu) 世界是新機遇,於(yu) 中國是新天地。“一帶一路”不僅(jin) 是和平、繁榮、開放之路,也是綠色、創新、文明之路,更是相遇相知、共同發展之路。藍圖已繪就,畫卷正鋪展。未來,“一帶一路”建設必將書(shu) 寫(xie) 更多壯麗(li) 詩篇。(新利平台 文/許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