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是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之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從(cong) 創立開始,就把國家的興(xing) 衰、強盛同現代化聯係起來,隻有建設強大的現代化國家,才能改變積貧積弱、落後挨打的頹勢,自立於(yu) 世界民族之林。
新民主主義(yi) 革命時期,“帝國主義(yi) 、封建主義(yi) 、官僚資本主義(yi) ”猶如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如果人民不能擺脫奴役、不能當家作主,如果不推翻腐朽沒落的國家上層建築,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和中國現代化就是一句空話。為(wei) 了掃清阻礙現代化的舊國家製度和統治,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創造了新民主主義(yi) 革命的偉(wei) 大成就,為(wei) 走上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實現現代化創造必要的、先決(jue) 的條件。
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破壞舊世界後領導中國人民開始建設新世界,在一貧如洗、百廢待興(xing) 的條件下,開始了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經過艱苦的努力,中國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ye) 體(ti) 係和國民經濟體(ti) 係,擁有了以“兩(liang) 彈一星”為(wei) 代表的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為(wei) 國家的經濟獨立自主,持續地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奠定了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不僅(jin) 有效維護了國家主權安全,而且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提供了強大的發展信心。
1978年12月,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決(jue) 定改革開放並適時進行了工作中心的轉移,中國由此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黨(dang) 領導人民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的偉(wei) 大成就,我國實現了從(cong) 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ti) 製到充滿活力的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從(cong) 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曆史性轉變,實現了從(cong) 生產(chan) 力相對落後的狀況到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的曆史性突破,實現了人民生活從(cong) 溫飽不足到總體(ti) 小康、奔向全麵小康的曆史性跨越,推進了中華民族從(cong) 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wei) 大飛躍,中國式現代化呈現欣欣向榮的建設局麵。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了新時代。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統籌推進“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協調推進“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持依規治黨(dang) 、形成比較完善的黨(dang) 內(nei) 法規體(ti) 係,戰勝一係列重大風險挑戰,實現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明確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的戰略安排,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開創了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麵。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以來的100年,新中國成立以來的 70 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40 多年,我們(men) 全速奔向世界現代化變革這一賽場,從(cong) 現代化的遲到者逐步轉變為(wei) 世界現代化的增長極,從(cong) 跟跑者逐漸轉變為(wei) 某一行業(ye) 或某一領域的領跑者,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內(nei) ,就走過了西方發達資本主義(yi) 國家上百年甚至數百年的現代化發展曆程。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致力於(yu) 中國式現代化的曆史征程開啟於(yu) 民族危難之際,在接續奮鬥中艱辛探索前行,在不斷取得成就中砥礪奮進。現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已經開啟,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的號角已經吹響,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正愈行愈近。(新利平台 文/孫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