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訊 “現在,西藏各族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都大幅提升。”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當代研究所所長張詩高說,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各族人民艱苦奮鬥,西藏各項事業(ye) 取得了全方位進步、曆史性成就。
圖為(wei) 張詩高在辦公室學習(xi) 攝影:周晶
當前,西藏經濟社會(hui) 的發展和全國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發展基礎更加紮實,發展機遇更加良好,發展後勁十足。
堅持改善民生、凝聚人心
“改善民生、凝聚人心”始終是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西藏城鄉(xiang)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前列,張詩高表示,當地老百姓錢包越來越鼓,人民群眾(zhong) 所關(guan) 心的教育、醫療等問題也得到很好的解決(jue) 。
以教育為(wei) 例,舊西藏沒有一所現代意義(yi) 上的學校,文盲率高達95%,現代科技更是一片空白。1951年至2020年,國家累計投入教育經費2239.65億(yi) 元,實行15年公費教育。張詩高說,“即使是在北京、上海等發達地區,這個(ge) 標準也是很高的。”
以醫療來看,2015年以來實施的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先後六批次1309名醫療專(zhuan) 家從(cong) 祖國各地來到雪域高原,采取“以院包科”方式,幫扶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和七個(ge) 地市人民醫院創成“三級醫院”。張詩高說:“400多種較大疾病不出藏就能治療,使各族群眾(zhong) 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醫療服務。”
以脫貧來講,“西藏作為(wei) 全國唯一的省級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整體(ti) 脫貧,曆史性地消除了千百年來困擾各族群眾(zhong) 的絕對貧困,與(yu) 全國一道實現全麵小康。”張詩高說,和平解放前,西藏90%以上的人沒有自己的住房,過著衣不蔽體(ti) 、食不果腹的生活。目前,西藏各族人民生活已邁進全麵小康。這在古今中外曆史上是從(cong) 未有過的,意義(yi) 十分深遠而重大。
堅定不移堅持依法治藏重要原則
“堅持依法治藏是西藏製度建設方麵的重要原則。”張詩高表示,充分發揮民族區域自治製度的優(you) 越性,不斷完善法規體(ti) 係,有力保障了西藏各族人民的政治、經濟、社會(hui) 、文化等各項權利。其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2021年1月,西藏自治區人大會(hui) 議通過的《西藏自治區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條例》,這是西藏首部關(guan) 於(yu) 生態文明建設的綜合性法規。他說,“這部《條例》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黨(dang) 中央關(guan) 於(yu) 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wei) 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重大決(jue) 策的落地落實,為(wei) 維護西藏各族人民的生態利益提供了製度保障。”
文化建設全麵繁榮發展
“文化建設方麵,堅持以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為(wei) 引領,在保護和弘揚西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同時,大力發展現代科學教育文化事業(ye)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 2006年以來,中央財政累計投入2.09億(yi) 元,用於(yu) 西藏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項目的保護、國家級代表性傳(chuan) 承人的搶救性記錄、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承人群培訓以及扶持傳(chuan) 承人開展傳(chuan) 習(xi) 活動、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利用項目基地建設等;2021年6月,門巴族薩瑪民歌等17個(ge) 項目被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西藏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增加到106項;其中,“藏醫藥浴法”還被列為(wei) 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作名錄……張詩高堅定地說,一係列擲地有聲的數據足以向國際社會(hui) 展示中華文明的多樣性和創造力。
生態安全屏障日益堅實
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麵,堅持生態保護第一。國家高度重視西藏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製度創新、築牢科技文化支撐、加大生態建設投入,推動構建人與(yu) 自然生命共同體(ti) 。以前所未有的重視程度和工作力度,推動西藏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截至2020年,西藏累計投入生態環境領域的資金達814億(yi) 元。
張詩高說,“生態質量穩定向好,不但保護了高原的生靈草木和萬(wan) 水千山,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優(you) 美生態環境的需求,同時也帶動了生態農(nong) 牧業(ye) 、生態旅遊等特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發展,讓人民群眾(zhong) 享受到‘生態紅利’,真正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當談及西藏調研見聞時,張詩高說,西藏林芝的蘋果品質優(you) 秀,市場上可以賣到70元左右一斤,連皮帶肉一塊吃口感非常好。因為(wei) 當地生態環境好,蘋果種植過程中沒有使用任何農(nong) 藥化肥,雖然售價(jia) 高,但仍受追捧。 如今,藍天白雲(yun) 、雪山草原、優(you) 美生態環境成為(wei) 了西藏的旅遊名片,吸引著大批遊客的到來,“十三五”期間,西藏累計接待國內(nei) 遊客1.58億(yi) 人次、完成旅遊收入2126億(yi) 元,帶動7.5萬(wan)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一個(ge) 經濟發展、政治進步、文化繁榮、社會(hui) 和諧、生態良好、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新西藏正呈現在世人麵前。“如今,310多萬(wan) 西藏各族人民信心百倍。”張詩高說,未來,西藏各族人民將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奮力譜寫(xie) 好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的西藏篇章,以優(you) 異成績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新利平台 記者/周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