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網評:讓電子商務成為富民興藏“新引擎”

發布時間:2021-12-28 20:51:00來源: 新利平台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數字經濟的迅速興(xing) 起,作為(wei) 新興(xing) 業(ye) 態的電子商務蓬勃發展,與(yu) 一二三產(chan) 業(ye) 加速融合,全麵促進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數字化改造,成為(wei) 助力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力量。

  據統計年鑒數據顯示,“十三五”時期,西藏網上零售額從(cong) 2016年的5.0億(yi) 元增長至2019年的52.5億(yi) 元,實現了年均增速120%的快速增長。今年1至10月,西藏網絡零售額達138.4億(yi) 元,同比增長50.8%。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購物節中,西藏自治區網絡零售額達18.7億(yi) ,同比增長44.8%,電子商務已成為(wei) 西藏經濟發展“新引擎”,正在助力雪域高原富民興(xing) 藏。

 “電商作為(wei) 新興(xing) 業(ye) 態,既可以推銷農(nong) 副產(chan) 品、幫助群眾(zhong) 脫貧致富,又可以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是大有可為(wei) 的。” 黨(dang) 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電子商務發展。2020年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不同場合多次就發展電子商務作出重要指示,對發展農(nong) 村電商、跨境電商、絲(si) 路電商等提出要求。李克強總理在2021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三次提及電子商務,高度肯定了電子商務在抗疫中的重要作用,要求繼續推動線上線下融合,促進電子商務發展。在西藏,電子商務正迅速普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通過電商進行購物,越來越多的農(nong) 村通過電商讓農(nong) 副產(chan) 品“走出去”,越來越多的新理念通過電商“引進來”。

  電子商務拓寬西藏農(nong) 副產(chan) 品銷售渠道,幫助農(nong) 牧民從(cong) 脫貧致富走向共同富裕。在疫情影響下,很多偏遠地區特色農(nong) 副產(chan) 品都曾遭遇賣不出的困境,生產(chan) 流通和消費受阻,部分農(nong) 民甚至有返貧風險。“我做夢都想不到,在家裏就可以把鬆茸賣出去,我們(men) 如今的幸福小康生活,是在黨(dang) 和國家的好政策下實現的,一定要珍惜。”53歲的林芝市工布江達縣巴河鎮村民卓瑪央宗這樣說。僅(jin) 2021年上半年,西藏借力電子商務通過開設“西藏特產(chan) 館”、“西藏扶貧館”、“西藏特色館”,上架農(nong) 特產(chan) 品465款,實現銷售額1754萬(wan) 元。在電商可觀流量和廣闊平台的助力下,農(nong) 副產(chan) 品銷售拓寬了銷路,農(nong) 牧民增收拓寬了渠道,切實增加了農(nong) 牧民收入,促進西藏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

  電子商務助力西藏優(you) 質產(chan) 品信息流通,幫助西藏特色產(chan) 品插上互聯網“雲(yun) 翅膀”。酒香也怕巷子深,由於(yu) 西藏地處偏遠,信息流通不暢,許多優(you) 質優(you) 價(jia) 的商品往往也麵臨(lin) 銷售難的問題。電子商務在西藏的迅速發展,讓西藏優(you) 質產(chan) 品銷售搭上了信息化的順風車,推動農(nong) 特產(chan) 品實現優(you) 質優(you) 價(jia) ,帶動農(nong) 民增收致富。2021年11月1日-11月12日,第一屆西藏電商節成功舉(ju) 辦,涵蓋特色食品、手工藝品、滋補保健品、日用品等數十個(ge) 品類的200餘(yu) 種西藏特產(chan) 通過電商平台與(yu) 各地網友見麵,鬆茸湯麵、青稞鍋巴、高原奶貝、盒裝幹鬆茸、犛牛肉幹成為(wei) 成交量前五的熱銷產(chan) 品,不少用戶選擇複購。據京東(dong) 數據顯示,今年“雙十一”期間,西藏本地高質量農(nong) 產(chan) 品積極上行,期間上行增長前五的地市分別為(wei) :林芝市、昌都市、山南市、拉薩市、那曲市。電商的發展讓西藏自治區的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突破地域的限製,奔向更廣闊的天地。

  電子商務促進西藏三大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加速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助推脫貧攻堅、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長期以來,西藏經濟農(nong) 牧業(ye) 占有很大比重,農(nong) 牧民占有很高比例。隨著國家產(chan) 業(ye) 的升級和經濟結構的調整,電子商務與(yu) 一二三產(chan) 業(ye) 加速融合,全麵促進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數字化改造,成為(wei) 助力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力量。據映潮科技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7月,西藏網商總數共計38790家,已初步探索打造出“互聯網+旅遊+農(nong) 特產(chan) 品”的運營模式,整體(ti) 構建了“互聯網+精準扶貧”的行業(ye) 格局,開辟了“直播+特色+電商”的新業(ye) 態電商發展模式,電商產(chan) 業(ye) 格局實現了根本性轉變。截止目前,“三通一達”大型物流公司已覆蓋西藏所有縣,整合郵政物流已基本覆蓋所有鄉(xiang) 村;截至目前,西藏全區累計培訓電商人才8萬(wan) 餘(yu) 人次,其中培訓農(nong) 牧民、未就業(ye) 大學生、返鄉(xiang) 人員等7.6萬(wan) 人次,帶動群眾(zhong) 創業(ye) 就業(ye) 3200餘(yu) 人;截止目前,電商進農(nong) 村綜合示範項目累計服務原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7萬(wan) 人,幫助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銷售農(nong) 特產(chan) 品等1522萬(wan) 元,累計幫助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增收1356萬(wan) 元……電子商務在“惠民生、保就業(ye) 、助經濟、促發展”等方麵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021年10月26日,商務部、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三部門印發了《“十四五”電子商務發展規劃》(簡稱《規劃》),明確了 “十四五”時期我國電子商務發展方向和任務。《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預期目標46萬(wan) 億(yi) 元,全國網上零售額預期目標17萬(wan) 億(yi) 元,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預期目標2.5萬(wan) 億(yi) 元。作為(wei) 互聯網和數字經濟快速發展下的新興(xing) 業(ye) 態,電子商務正成為(wei) 西藏經濟社會(hui) 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引擎,正成為(wei) 就業(ye) 創業(ye) 的重要渠道,正成為(wei) 群眾(zhong) 收入增長的重要來源,在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方麵發揮重要作用。(新利平台 文/趙振宇)

  

(責編: 龍真多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