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評:保證糧食安全 中國人的飯碗主要裝中國糧
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2021年12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開。會(hui) 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hui) 會(hui) 議專(zhuan) 題研究“三農(nong) ”工作並發表重要講話。習(xi) 近平強調,保障好初級產(chan) 品供給是一個(ge) 重大戰略性問題,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飯碗主要裝中國糧。保證糧食安全,大家都有責任,黨(dang) 政同責要真正見效。
農(nong) 為(wei) 邦本,糧食安全則是事關(guan) 全體(ti) 中國人民生存的根本性問題。隻有把農(nong) 業(ye) 基本盤夯實築穩,才能在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下,保障國民經濟平穩健康的發展。可以講,糧食安全既是國家經濟社會(hui) 穩定運行的重要前提,又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的堅實基礎。所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要防患於(yu) 未然、常備不懈。
中國作為(wei) 世界人口第一大國,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中國糧食總產(chan) 量達到13657億(yi) 斤,產(chan) 量比2020年增加267億(yi) 斤,再創新高。據統計,中國的糧食生產(chan) 已連續7年保持總量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喜獲十八連豐(feng) 。
我國地域廣闊,如何因地製宜種好田,如何實現農(nong) 業(ye) 高質量發展,如何找準路徑把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好,全國各地都在積極摸索。例如,在甘肅省臨(lin) 澤縣蓼泉鎮墩子村,在國家補貼的支持下,2020年秋收後,形成了高標準農(nong) 田集中連片,讓大規模農(nong) 業(ye) 機械化、智能化有了“用武之地”;在黑龍江省方正縣通過推廣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平整土地、整合田塊,讓農(nong) 田更適合機械化作業(ye) ,使得農(nong) 田能夠旱澇保收;在四川達州則加大整治撂荒地,新增糧田9萬(wan) 畝(mu) ;在山東(dong) 煙台嚴(yan) 格防止耕地“非糧化”,麵積增加5萬(wan) 畝(mu) ……據了解,2021年,我國高標準農(nong) 田新建1億(yi) 畝(mu) 。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心係“三農(nong) ”,始終重視糧食安全。早在2013年的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就要求“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2020年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上,總書(shu) 記強調“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糧食生產(chan) 年年要抓緊”;2021年末,在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要有合理布局,主產(chan) 區、主銷區、產(chan) 銷平衡區都要保麵積、保產(chan) 量。耕地保護要求要非常明確,18億(yi) 畝(mu) 耕地必須實至名歸,農(nong) 田就是農(nong) 田,而且必須是良田。”
當前,在世紀疫情的衝(chong) 擊下,百年變局加速演變,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yan) 峻,我國經濟運行麵臨(lin) 新的下行壓力。如何處理好14億(yi) 多人的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要做好2022年“三農(nong) ”工作,就要堅決(jue) 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推動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取得新進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實現糧食大豐(feng) 收,讓中國人的飯碗主要裝中國糧。(新利平台 文/王東(dong)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網評:偉大事業呼喚人才,偉大時代造就人才
2021年9月,中央人才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全麵擘畫了新時代人才工作藍圖,明確提出要“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 [詳細] -
網評:相約北京冬奧,傳遞溫暖和感動
北京冬奧會的腳步越來越近,我們有理由相信,北京冬奧會一定會精彩紛呈,讓我們一起向未來![詳細] -
網評:數字經濟助推高質量發展
1月16日出版的第2期《求是》雜誌發表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