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訊 鞭炮聲聲催動著新春佳節的到來,藏曆水虎年在期盼中如約而至。藏曆大年初一這一天,作為(wei)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的達若村煥然一新,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土丁尼瑪家早早地便準備好了美味珍饈,等待著特殊“客人”的到來。
在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卡若區如意鄉(xiang) 達若村村委會(hui) ,黨(dang) 員幹部們(men) 依舊堅守崗位。受到土丁尼瑪的熱情邀請,達若村駐村工作隊副隊長鍾誌勇認真完成了上午的最後一項工作後,就帶著愛人許倩和一歲多的女兒(er) 晴晴,準備中午到土丁尼瑪家,與(yu) 他們(men) 一家人共度藏曆新年。
雖是“客人”,卻勝似“家人”。許倩的外公外婆曾在西藏工作,因為(wei) 鍾誌勇和許倩日常工作繁忙,土丁尼瑪了解到這個(ge) 情況後,第一時間跟妻子布姆溝通,幫助照看鍾隊長的孩子。布姆毫無顧慮地攔下這個(ge) 活兒(er) ,如今晴晴已經由布姆照看快整整一年了。聽到晴晴奶聲奶氣地叫自己:“阿烏(wu) ,阿烏(wu) ……”布姆的心都融化了。現在,對於(yu) 雙方來說,他們(men) 都是家人般的存在。
圖為(wei) 土丁尼瑪迎接鍾誌勇一家人到自家過藏曆新年
“羅薩紮西德勒!”一見麵,鍾誌勇便握住了土丁尼瑪的手道著祝福。“晴晴,快說阿尼新年快樂(le) 。”抱著孩子的許倩說。在土丁尼瑪的熱情招呼下,鍾誌勇一家三口踩著樓梯來到了二樓客廳。寬敞的客廳內(nei) ,爐火燒得正旺,早已備好的各式油果子、幹牛肉、水果、點心、糖果、啤酒、可樂(le) 等等,碩大的客廳茶幾被擺得滿滿當當。
土丁尼瑪整個(ge) 大家族現在已經四世同堂了,因為(wei) 工作原因,兄弟姐妹很少能回家團聚,此刻,遠在拉薩的妹妹也趕回來了,圍著90歲的母親(qin) 普擁齊聚一堂,一家人熱熱鬧鬧地忙著準備豐(feng) 盛的午餐。
“這是人參果,吃了運氣好。”“來,加點白糖,生活甜甜蜜蜜。”“來,喝杯酥油茶。”大家不停地往鍾誌勇和許倩手中遞吃的。晴晴和三歲的斯朗卓嘎已經是形影不離的小夥(huo) 伴了,互相喂著人參果,吃的不亦樂(le) 乎。在小晴晴咿咿呀呀的話語中,藏語和漢語切換自如。“平時工作忙,都是書(shu) 記一家幫我們(men) 照顧晴晴,為(wei) 我們(men) 減輕了不少負擔,真的很感謝他們(men) 。”許倩感恩地說。
圖為(wei) 土丁尼瑪妻子布姆親(qin) 昵地抱著駐村幹部鍾誌勇的女兒(er) 晴晴玩耍
休息片刻,鍾誌勇和許倩便樂(le) 嗬嗬地加入到了大家包包子、包餃子的行列。“我們(men) 大年三十要包餃子也包包子,大年初一吃餃子和湯圓,餃子像元寶,意為(wei) 財源廣進,湯圓意為(wei) 團團圓圓。”
“我們(men) 吃包子也是吉祥如意的意思。”大家邊忙活邊聊天,話語間,各式各樣的牛肉餡餃子、包子呈現在了大家眼前。
圖為(wei) 鍾誌勇夫婦與(yu) 土丁尼瑪妻子布姆一起包包子和餃子
隨後,豐(feng) 盛的美味菜肴被一一端上了飯桌。土丁尼瑪攙著母親(qin) 入了席,然後,大家按照輩分先後坐下。“開飯嘍!”侄子向巴西熱調皮地說。大家哈哈一笑,隨即動起了碗筷。
圖為(wei) 達若村村支部書(shu) 記土丁尼瑪和鍾誌勇一家人
“這些年,在村兩(liang) 委和駐村工作隊的齊心協力下,我們(men) 村的村容村貌變美了,村民的普通話說得更好了,孩子們(men) 的學習(xi) 也進步了……老百姓的日子也越來越幸福了,去年我們(men) 村也被評為(wei) 了‘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過年了,我想讓鍾隊長一家人跟我們(men) 一起歡歡喜喜、熱熱鬧鬧過年。新的一年,希望大家繼續齊心協力,一起為(wei) 老百姓謀幸福。”土丁尼瑪說。
“我很慶幸自己生活在一個(ge) 多民族的環境裏,天南海北,都是家的味道。工作五年了,這是我第一次過藏曆年,很開心!新的一年,我就想著盡自己最大努力,為(wei) 群眾(zhong) 們(men) 辦更多的實事兒(er) 、好事兒(er) !”鍾誌勇說著,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新利平台 通訊員/萬(wan) 慧 梁俠(xia)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