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觀察:西藏綠水青山釋放金山銀山紅利

發布時間: 2022-03-13 10:24:00 來源: 新利平台

  經常前往西藏自治區的遊客,有個(ge) 直觀的感受——西藏變綠了,越來越美了。這與(yu) 西藏這些年來尤其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大力植樹造林關(guan) 係密切。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西藏的生態保護。2021年7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西藏考察時指出,保護好西藏生態環境,利在千秋、澤被天下。2020年8月,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保護好青藏高原生態就是對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最大貢獻。

  森林作為(wei) 陸地生態係統的主體(ti) ,具有保持水土、涵養(yang) 水源,淨化空氣,防災減災等功能。西藏自治區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囑托,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成為(wei) 西藏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亮點之一。

  據西藏自治區林業(ye) 和草原局公布的數據,“十三五”期間,西藏共到位林草生態保護與(yu) 建設資金202.3億(yi) 元,森林覆蓋率由12.14%提高至12.31%;草原綜合植被蓋度由42.3%提高到47%;海拔4300米以下1079個(ge) “無樹村”和10.47萬(wan) 戶“無樹戶”清零。是西藏林草史上投資最多、發展最快、保護最有力、管理最規範、效果最明顯的時期。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造林的紅利,如今已經顯現。

  在拉薩市堆龍德慶區,2014年以前,羊達街道通嘎社區的北側(ce) 山坡曾是一片荒地,東(dong) 嘎街道東(dong) 嘎社區的西嘎山是一座荒山,經過幾年努力,到2020年底,兩(liang) 處已造林1800餘(yu) 畝(mu) ,不僅(jin) 讓社區變美了,還為(wei) 當地百姓帶來了就業(ye) 崗位。通嘎社區56歲的護林員邊巴說,通過每天給樹木澆水、修剪、撒藥的這份工作,每月能拿到3500元的固定收入。

  在山南市雅魯藏布江沿岸區域,曾經因為(wei) 特殊的地理原因,導致那裏“舉(ju) 目遠望一片沙,大風一起不見家”。為(wei) 了改變生態環境,從(cong) 20世紀80年代至2019年,山南市群眾(zhong) 在雅江兩(liang) 岸種下了超4500萬(wan) 株樹木,貢嘎縣至桑日縣形成了一條長達160公裏、平均寬度1800米的綠色長廊。其中,僅(jin) 山南市隆子縣人工沙棘林種植麵積就達7.5萬(wan) 畝(mu) 以上,2019年被認證為(wei) “世界最大人工種植連片沙棘”。曾經黃沙漫漫的地方,現在成了“聚寶盆”,沙棘、牧草、養(yang) 殖、護林員……拓寬了群眾(zhong) 的致富路子。

  如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牢牢紮根在了西藏各族人民的心中,植樹造林,建設美麗(li) 西藏,堅持生態保護第一,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生態環境,令雪域高原的明天更加美好。(新利平台 文/劉莉)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