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an) 於(yu) 生命的誕生,我們(men) 總是心懷希望,然而風險隱患甚至命懸一線常常與(yu) 之相伴,尤其是在醫療條件相對落後的雪域高原。
醫生能做的是永遠去幫助,全力去治愈,常常去安慰。
生死考驗:產(chan) 房裏來了一位重症孕產(chan) 婦
2020年12月15日上午,一名來自陝西的孕婦因“停經34+5周,陰道流血伴腹痛”進入西藏自治區林芝市人民醫院婦產(chan) 科治療。入院血壓150/106mmhg,有規律宮縮,醫生在與(yu) 家屬進行手術談話過程中,孕婦宮口接近開全,情況緊急,醫生通過判斷立即決(jue) 定讓產(chan) 婦陰道試產(chan) 。
通過判斷,這是一名高危產(chan) 婦,我與(yu) 科室玉珍副主任醫師趕緊前往產(chan) 房,與(yu) 婦產(chan) 科助產(chan) 團隊一起助力這位孕婦順利分娩。
圖為(wei) 手術過程中,患者緊緊握著醫生的手
孕婦在分娩過程中十分緊張,為(wei) 了緩解她的緊張情緒,我們(men) 一直守護在她身旁。我拉著她的手不停鼓勵,喂她吃下補充能量的食物。共同努力下,她最終順利生下了一個(ge) 男寶寶。
此時我仍然不敢放鬆警惕,這名高危產(chan) 婦在分娩的過程中表現得極度緊張,而緊張焦慮情緒會(hui) 嚴(yan) 重影響產(chan) 後的子宮收縮情況,收縮不佳會(hui) 造成產(chan) 後出血,甚至會(hui) 有生命危險。
為(wei) 了預防和及時發現產(chan) 後出血,我同助產(chan) 士一起守在產(chan) 婦身邊,一邊安慰她,一邊指導她休息,密切觀察她的病情變化。嚴(yan) 密監測之下,我們(men) 果然發現了產(chan) 後出血的情況,經過及時的精心處理,產(chan) 婦轉危為(wei) 安,最終順利出院。
比這還要驚心動魄的生死考驗在西藏的婦產(chan) 科裏並不少,這些年,作為(wei) 廣東(dong) 省第五批柔性援藏醫療隊副隊長,我與(yu) 前輩同事們(men) 一次次陪伴高原重症孕產(chan) 婦闖過了“鬼門關(guan) ”。
在1959年民主改革以前的西藏,孕產(chan) 婦死亡率高達5000/10萬(wan) ,嬰幼兒(er) 死亡率達430‰。當時,婦女生孩子被視為(wei) 肮髒汙穢的事。孕婦們(men) 甚至在牛棚、羊圈裏分娩,產(chan) 婦和嬰幼兒(er) 的生命得不到應有的保障,因產(chan) 後出血、產(chan) 褥感染、難產(chan) 等造成的母嬰雙亡情況非常普遍。
截至2019年底,西藏自治區62.8萬(wan)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曆史性消除絕對貧困。西藏所有貧困人口納入醫療保障範圍,先天性心髒病、包蟲病、大骨節病等病人得到有效救治,“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人口實現動態清零。
“孕產(chan) 婦死亡率下降到48/10萬(wan) ,嬰幼兒(er) 死亡率下降到7.6‰,均為(wei) 曆史最低值。”正如2021年5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的《西藏和平解放與(yu) 繁榮發展》白皮書(shu) 所言,70年來,西藏不僅(jin) 曆史性消除了絕對貧困問題,西藏人民的健康水平也顯著提高。
這背後,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覷。
圖為(wei) 廣東(dong) 省第五批醫療援藏工作隊到達林芝
選擇援藏:“小護理”也有鴻鵠誌
2020年10月,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發布了有關(guan) 醫療援藏的通知:為(wei) 了促進林芝市人民醫院危重症孕產(chan) 婦救治中心的建設,需要一名從(cong) 事高危孕產(chan) 婦救治工作的護理人員。
自畢業(ye) 以來,我一直在該院的高危產(chan) 科(廣州重症孕產(chan) 婦救治中心)工作,曾在重症監護室(ICU)輪科學習(xi) ,並參與(yu) 了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工作。工作以來積攢的經曆和經驗給了我足夠的勇氣和信心去報名參加援藏工作。
“忠於(yu) 祖國,忠於(yu) 人民;立鴻鵠誌,做奮鬥者;求真學問,練真本領;知行合一,做實幹家。”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青年們(men) 提出的希望和要求,是作為(wei) 青年的我們(men) 應該堅守的初心、遵循的道路、堅持的方向。作為(wei) 一名中共黨(dang) 員的我,願投身於(yu) 促進西藏醫療衛生事業(ye) 發展的工作之中,願為(wei) 保障西藏母嬰健康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圖為(wei) 3·8婦女節期間開展醫療保健知識解答
沒有走進西藏之前,我印象中的西藏就像歌裏麵唱的那樣美麗(li) 而神秘,讓人神往,但因它的高海拔所導致的各種高原反應卻又讓我感到害怕。滿懷期待與(yu) 忐忑,2020年12月7日,我作為(wei) 廣東(dong) 第五批柔性援藏醫療隊副隊長,在省衛健委領導們(men) 的帶領下來到林芝。
初見林芝,我立刻被這裏巍峨的雪山、湛藍的天空、清澈的河水征服,也被在機場久久等候、迎接我們(men) 的林芝市衛健委、林芝市人民醫院各位同事的熱情和關(guan) 心所感動。當他們(men) 送上潔白的哈達,我心想:這是我即將奮鬥的地方,這片土地如此美好,這裏的人們(men) 如此可愛,我願竭盡所能、克服困難去做點什麽(me) 來守護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men) 的健康。
漸漸走近了,親(qin) 身經曆了,慢慢了解了,我才深刻認識到生活和工作在高原地區的人們(men) 的不易;我才深刻認識到,老西藏精神“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的涵義(yi) ;我才深刻認識到,是一代代雪域高原的開拓者、建設者、守護者,一批批紮根在這裏的援藏幹部,共同造就了今日的林芝。(新利平台 口述、文/萬(wan) 靜 李元梅 圖片由萬(wan) 靜提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