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訊 “‘文化銀行’可是個(ge) 好東(dong) 西,在裏麵能學習(xi) 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學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還能通過發小視頻、上傳(chuan) 圖片、讀文章、答題攢積分,用積分在村委會(hui) 和縣城的定點超市兌(dui) 換生活用品,10個(ge) 積分就相當於(yu) 1塊錢哩。而且裏麵的很多東(dong) 西都是群眾(zhong) 自己拍的、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很接地氣,現在人人都在用。”西藏自治區山南市瓊結縣下水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西洛旺堆介紹。
圖為(wei) 瓊結縣下水村江瑟農(nong) 產(chan) 品專(zhuan) 業(ye) 合作社一名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正在蕎麥加工車間錄製小視頻上傳(chuan) 至“文化銀行”兌(dui) 換積分
據了解,“文化銀行”是一款集簽到學習(xi) 、視頻分享、誌願服務、積分兌(dui) 換等功能於(yu) 一體(ti) 的線上綜合學習(xi) 平台。瓊結縣為(wei) 打破線下集體(ti) 學習(xi) 缺乏趣味性、自主學習(xi) 效率低的弊端,開發了該平台。該平台通過“線上學習(xi) +積分兌(dui) 換”的方式,使廣大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實現了學習(xi) 教育“銀行化”服務,高效調動群眾(zhong) 參與(yu) 學習(xi) 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積極性,受到群眾(zhong) 的喜愛。
圖為(wei) 下水村駐村幹部通過手機投屏功能展示群眾(zhong) 在“文化銀行”中參與(yu) 學習(xi) 活動的投稿小視頻
據統計,今年6月,瓊結縣通過“微瓊結”公眾(zhong) 號正式上線該服務。截至目前,注冊(ce) 會(hui) 員突破9200人,平均每天活躍在線用戶達4000人,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每日簽到學習(xi) 總次數達到33萬(wan) 次,群眾(zhong) 投稿學習(xi) 視頻1.6萬(wan) 餘(yu) 條,現已在瓊結縣20個(ge) 村社區開通,共招募積分管理員113名。
圖為(wei) 一名群眾(zhong) 在家中通過“文化銀行”自學
此外,“文化銀行”線上線下是互通的,廣大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也可通過參與(yu) 線下學習(xi) 兌(dui) 換積分。例如,下水村利用農(nong) 民夜校,將學習(xi) 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和學習(xi)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結合起來,學員們(men) 每上一次課並達到學習(xi) 目標,便可以現場加分。(新利平台訊 記者/王佳豪 圖片由山南市委網信辦提供)
圖為(wei) 下水村駐村幹部為(wei) 學習(xi) 合格的群眾(zhong) 現場登記“文化銀行”積分存折並在手機端錄入學習(xi) 積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