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是碎片,也是時光的印記。翻閱屬於(yu) 世界屋脊的時間節點,有振奮,有動容,有沉思,有收獲。人民創造的曆史,必將屬於(yu) 人民。告別2022,一切成績和過往皆屬於(yu) 勤勞智慧勇敢的西藏各族群眾(zhong) ,也屬於(yu) 孕育著無限希望的未來。
擁抱冬奧
1月26日,西藏自治區運動員擁青拉姆和次仁占堆獲得北京冬奧會(hui) 參賽資格,這是西藏運動員曆史上首次獲得冬奧會(hui) 參賽資格。此外,尼瑪擁青、旦增旺堆和熱傑還入選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項目技術保障工作,也屬於(yu) 西藏體(ti) 育曆史上的首次。 2月8日,次仁占堆以3分03秒22的成績完成西藏運動員冬奧首秀。
北京冬奧會(hui) 期間,“冰雪運動”成為(wei) 全國高頻詞,人們(men) 意識到西藏不僅(jin) 擁有雄渾壯美的自然風光,還擁有著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西藏冰雪運動迎來快速發展期。發展至今,西藏冰雪運動場地和設施得到完善,人們(men) 投身冰雪運動的熱情加上冬遊西藏的優(you) 惠政策,相關(guan) 體(ti) 育、旅遊、休閑娛樂(le) 的邊界不斷擴大,“冷”資源變成“熱”經濟,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體(ti) 育文化紅利廣泛惠及西藏各族群眾(zhong) 。
數字賦能
7月28日,2022全球數字經濟大會(hui) 拉薩分會(hui) 場上,國家級拉薩經濟技術開發區與(yu) 西藏沐和元宇宙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發起成立了西藏元宇宙研究院。國內(nei) 知名基金和企業(ye) 與(yu) 西藏元宇宙研究院簽訂框架協議,明確共同建設環喜馬拉雅經濟帶的目標,並搭建從(cong) 首善之都北京到雪域高原拉薩,輻射南亞(ya) 次大陸的數字橋梁。
近年來,數字經濟成為(wei) 推進產(chan) 業(ye) 結構升級、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力量。新時期西藏工作,要實現“四個(ge) 創建”“四個(ge) 走在前列”的目標,必須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布局數字產(chan) 業(ye) ,推進西藏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聚焦智慧城市、社會(hui) 治理、產(chan) 業(ye) 發展、生態建設、教育醫療、農(nong) 牧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領域,加快5G、雲(yun) 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典型應用,加快推動農(nong) 牧區電商和智慧物流,建設共享開放的數據資源體(ti) 係,真正為(wei) 西藏各族群眾(zhong) 謀出路、暢信息、行方便,使數字經濟成為(wei) 高原發展新動能。
鏖戰疫情
8月7日,西藏阿裏地區普蘭(lan) 縣在常規核酸檢測中,發現4名外來旅遊人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此次疫情是自2020年來西藏再次出現新冠肺炎陽性病例,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即刻打響!8月9日深夜,山東(dong) 省醫療隊一行抵達日喀則後立即投入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工作;8月10日,湖北省首批調撥的20噸抗疫物資到達西藏;8月12日,防疫青年誌願者已上崗參與(yu) 防疫誌願服務9966人;8月14日,西藏所有僧尼至少完成了2輪檢測,實現了1787座寺廟和4.6萬(wan) 僧尼全覆蓋……
中華民族在災難麵前有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團結力,災難當前,凝聚大愛,同舟逆行,八方支援!高天厚土之上,到處可以感受到民族團結、無私奉獻的精神力量。疫情防控不僅(jin) 考驗科學防疫的硬政策,更考驗服務保障的軟舉(ju) 措。麵對嚴(yan) 峻的疫情防控形勢,西藏各地各部門嚴(yan) 格落實主體(ti) 責任,始終堅持以人為(wei) 本,織密織牢疫情防控網,全力以赴維護市場秩序,保障人民群眾(zhong) 的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最終奪取了這次高原戰“疫”的勝利。防疫更有溫度、戰“疫”更有力度,我們(men) 深信,鏖戰過夏季,奮鬥過秋季,必能安然度過冬季,迎來生機勃勃的春天!
生態良好
11月19日,中國生態文明論壇年會(hui) 上公布了全國第六批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名單,西藏昌都市江達縣、林芝市波密縣、山南市瓊結縣三個(ge) 縣分別獲得國家“第六批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命名,林芝市巴宜區獲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在《2021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中顯示,據監測表明,西藏生態環境質量狀況總體(ti) 保持穩定,仍然是世界上生態環境質量最好的地區之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西藏生態文明建設高度重視,明確將“必須堅持生態保護第一”納入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強調“保護好青藏高原生態就是對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最大貢獻”。近年來,西藏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西藏各族群眾(zhong) 捍衛碧水藍天、愛護生靈草木、守護一方淨土已成為(wei) 自覺共識,全麵創建、全域協同、全民參與(yu) 的西藏生態建設大格局已初步形成。另一方麵,西藏的青山綠水不僅(jin) 是展示生態西藏的名片,更孕育出新的發展優(you) 勢,探索出新的發展途徑,西藏各族群眾(zhong) 在感受綠水青山的同時,更切實享受到生態紅利,“守綠成金”,使西藏經濟發展“高質量”和生態環境“高顏值”協同並進。
民族團結
12月26日,2022年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hui) 上表彰了150個(ge) 模範集體(ti) 和200名模範個(ge) 人。會(hui) 議指出,西藏堅持把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作為(wei) 西藏工作的著眼點和著力點,始終把民族團結作為(wei) 戰略性、基礎性、長遠性任務來抓,各族幹部群眾(zhong) 聽黨(dang) 話、感黨(dang) 恩、跟黨(dang) 走的信心更加堅定,建設美麗(li) 幸福西藏、共圓偉(wei) 大複興(xing) 夢想的意誌更加堅強。
血脈交融,守望相助,民族團結像雄偉(wei) 莊嚴(yan) 的布達拉宮一樣,矗立在西藏各族群眾(zhong) 的心頭。西藏著力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區、努力做到民族團結進步走在全國前列,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必須深入落實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區創建條例和規劃,必須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主線,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實踐證明,藏文化形態多樣,但每一種都蘊含著中原文化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近年來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承發展、紅色基因傳(chuan) 承,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進基層等活動,西藏各族群眾(zhong) 加深了解,拉近關(guan) 係,增進感情,民族團結的同心圓越畫越大。如今,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hui) 主義(yi) 民族關(guan) 係更加深入人心,同心協力、共同奮鬥、共同富裕成為(wei) 西藏各族群眾(zhong) 熱火朝天的生活實踐。(新利平台 文/易文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