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特色旅遊業走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

發布時間: 2023-01-09 15:00:00 來源: 新利平台

  黨(dang) 的二十大明確提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ye) 和文化產(chan) 業(ye) 。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產(chan) 保護力度,加強城鄉(xiang) 建設中曆史文化保護傳(chuan) 承,建好用好國家文化公園。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

  發展旅遊業(ye) 是一篇“大文章”,從(cong) 吃喝到玩樂(le) 再到舒適安靜的住宿……帶給人們(men) 快樂(le) 享受的同時,還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綠色發展,也給吃“旅遊飯”的群眾(zhong) 帶來了富裕和希望。在祖國大地上,北上去踏冰雪、南下去尋暖陽已經成為(wei) 人們(men) 關(guan) 注的熱點,我們(men) 從(cong) 多地景區再現出的火爆場景,看到了人們(men) 強烈的出遊意願,也傳(chuan) 遞出旅遊業(ye) 迎來新發展的信號。在雪域高原,獨特神奇的特色旅遊更是吸引了無數遊客的目光,遊客通過多種便捷交通工具踏上世界屋脊,一睹西藏風采。近日,在林芝舉(ju) 行的2023“冬遊西藏·逸享暖陽”暨“本地遊”旅遊推廣活動,吹響了西藏旅遊業(ye) 全麵複蘇高質量發展的“號角”。

  從(cong) 曆史上看,冬遊西藏的推出給雪域高原的旅遊業(ye) 帶來了發展契機。2011年“冬遊西藏”推出了一係列不同風格的旅遊精品線路;2012年“冬遊西藏”舉(ju) 辦了第四屆“格桑梅朵”杯西藏旅遊形象大使選拔賽、世界屋脊新年音樂(le) 會(hui) 和聖地婚禮三項大型活動;2013 年“冬遊西藏”推出了包括“聖城陽光·暢想幸福”等9項冬遊產(chan) 品;2014年“冬遊西藏”向廣大海內(nei) 外遊客推出了“冬遊西藏·享受陽光”為(wei) 主題的9條旅遊特色線路;2015年“冬遊西藏”全區旅行社在“冬遊西藏”期間堅決(jue) 杜絕“冬季關(guan) 門謝客”現象出現,適時推出淡季旅遊及特色旅遊包價(jia) 產(chan) 品;2016年,西藏旅遊部門向遊客推出“冬遊西藏·與(yu) 鶴起舞”觀鳥路線;2017年,由廣東(dong) 省旅遊局和國家旅遊局亞(ya) 洲旅遊交流中心組織邀請的港澳旅遊界和媒體(ti) 采風團來到林芝,全麵介紹了“人間淨地·醉美林芝”的旅遊品牌,西藏自治區旅發委在推介會(hui) 上宣布冬遊西藏正式啟動;2018年據西藏自治區旅發委統計,春節期間全區累計接待國內(nei) 外遊客45.85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48.2%……

  隨著西藏旅遊業(ye) 的不斷發展,一些特色旅遊項目相繼出現,吸引了大批的遊客參觀遊覽。在林芝,位於(yu) 西藏林芝市波密縣境內(nei) 的米堆冰川,讓米堆村的全體(ti) 村民吃上“旅遊飯”。據統計,2021年,米堆冰川景區遊客接待量達11.25萬(wan) 人次,旅遊接待總收入達1117.88萬(wan) 元,米堆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5萬(wan) 元……

  鄉(xiang) 村旅遊項目在2021年的西藏旅遊成績單上有著不錯“表現”。據統計,2021年,通過實施“西藏人遊西藏”等活動,全年鄉(xiang) 村旅遊累計接待1274.11萬(wan) 人次,直接或間接帶動就業(ye) 64521人次,並實現旅遊收入15.87億(yi) 元……

  2022年底,西藏自治區旅遊發展廳在繼續落實好《關(guan) 於(yu) 貫徹落實〈紮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的實施細則》基礎上,推動了一係列政策措施落實落地,高質量推動了西藏旅遊業(ye) 的恢複與(yu) 發展,使得旅遊市場信心提振和活力增加。

  目前,西藏的鄉(xiang) 村旅遊、“旅遊+”“文化+”“互聯網+”互動實施、冬遊西藏、藏博會(hui) 以及各市地旅遊文化節的舉(ju) 辦、重點紅色遺址重建與(yu) 擴建、邊境地區的景區景點開發等特色旅遊項目,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指引下,蓬勃發展。據統計,2012年—2021年,西藏自治區共接待國內(nei) 外遊客25836.81萬(wan) 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345.44億(yi) 元。截至2021年末,西藏自治區共有國家級旅遊度假區1個(ge) (魯朗),國家A級景區150處(其中國家5A級景區5處)。

  未來的西藏旅遊業(ye) 將促進西藏和諧穩定發展,使得廣大群眾(zhong) 安居樂(le) 業(ye) ,共同富裕。  (新利平台  文/王東(dong) )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