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酥油花:指尖上傳承的藏曆新年年貨

發布時間: 2023-02-13 15:16:00 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酥油花在藏語中稱為(wei) “孜紮”,是藏曆新年必備的年貨之一。2月12日下午,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小昭寺附近的一座傳(chuan) 統藏式院落裏,來自日喀則市仁布縣普鬆鄉(xiang) 白龍村的旦增等7名酥油花藝人正在忙碌著,調製好的各色酥油和一盆清水擺放在他們(men) 麵前,大家盤腿而坐。身旁是當天製作完成的一對對色彩斑斕、寓意吉祥的酥油花作品。


圖為(wei) 旦增正在捏製酥油花攝影:次旦拉姆

  “我們(men) 一般在藏曆新年前20天左右到達拉薩。買(mai) 酥油,和礦物染色原料調至成泥狀後便開始捏製。”旦增說,普鬆鄉(xiang) 有製作酥油花的傳(chuan) 統,每年藏曆新年臨(lin) 近,他們(men) 便結伴來到拉薩製作酥油花銷售。

  41歲的旦增熟練地捏取一小塊酥油在冷水中浸泡,隨後用食指和拇指將酥油捏成不同形狀,粘貼於(yu) 一塊盾形木板上,色彩鮮豔的作品便完成了。旦增介紹,酥油花的製作原料是酥油,為(wei) 了使其能夠凝固成型,酥油花必須在低溫環境下製作,防止體(ti) 溫回暖影響酥油花成型,在捏製酥油花過程中,手也要不時浸泡在冰冷的水中降溫。


圖為(wei) 製作酥油花所使用的各色酥油胚料 攝影:次旦拉姆


圖為(wei) 製作好的酥油花 攝影:次旦拉姆


圖為(wei) 酥油花細節 攝影:次旦拉姆

  “開始覺得水很冷,現在已經適應了也就沒啥。”記者在現場看到,旦增的手跟其他藝人的手一樣,被冷水泡得冰冷、紅腫。

  今年的藏曆新年是2月21日。喜迎藏曆新年的拉薩,各大商超商品琳琅滿目,大街小巷擠滿了購買(mai) 年貨的民眾(zhong) 。

  據悉,酥油花被稱為(wei) 油塑藝術,是古時藏傳(chuan) 佛教信眾(zhong) 因冬季沒有鮮花供佛而發明的替代品。如今,酥油花已成為(wei) 藏族群眾(zhong) 藏曆新年必備的年貨之一。


圖為(wei) 藝人正在製作酥油花 攝影:次旦拉姆


圖為(wei) 藝人正在製作酥油花 攝影:次旦拉姆


圖為(wei) 藝人正在製作酥油花 攝影:次旦拉姆

  “酥油花手藝是我爸爸教給我的,然後我的弟弟、兒(er) 子的手藝是我教給他們(men) 的。去年年前一個(ge) 月內(nei) ,去掉其他開銷,我一個(ge) 人賺了一萬(wan) 多。”雖然這活累了點兒(er) ,但在農(nong) 閑期間能有這樣一筆收入,對旦增家來說很可觀。

  旦增說,酥油花隻在藏曆新年前銷售,售價(jia) 在60元到300元不等。期間,他們(men) 一家5人每天8時30分左右開始捏製,一直持續到深夜23時許,按圖案複雜程度,每人一天可以捏製近7到10餘(yu) 對酥油花。


圖為(wei) 藏曆新年,拉薩市藏族群眾(zhong) 家中供奉的切瑪盒 攝影:洛桑

  酥油花是藏民族雕塑藝術的一種特殊形式,它是以人物、花卉、樹木、飛禽、走獸(shou) 等為(wei) 主題的一種手工油塑藝術,具有悠久的曆史。藏曆新年期間,西藏群眾(zhong) 會(hui) 在切瑪盒的左右兩(liang) 邊分別裝滿糌粑和炒青稞,然後在上麵插上象征五穀豐(feng) 登的“羅薩美朵”(彩色青稞穗)和寓意吉祥的酥油花。(新利平台 記者/次旦拉姆)

(責編: 郭爽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