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2022年西藏文物考古成果公眾分享報告會在拉薩舉行

發布時間: 2023-04-03 18:14:00 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2022年西藏文物考古成果公眾(zhong) 分享報告會(hui) 於(yu) 4月2日至3日在拉薩召開,來自全國多地的社會(hui) 各界西藏文博愛好者前來聆聽交流。

  
圖為(wei) 會(hui) 議現場   

  2022,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主線,積極履職盡責,推進考古發掘和研究工作,持續挖掘、整理和闡釋西藏自古以來就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祖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曆史事實,先後與(yu) 內(nei) 地合作單位開展了阿裏日土縣夏達錯遺址、阿裏革吉縣梅龍達普洞穴遺址、那曲班戈縣各聽遺址、昌都察雅縣比果哇遺址、日喀則康馬縣瑪不錯遺址、山南乃東(dong) 區結桑墓地、拉薩曲水縣溫江多遺址等7個(ge) 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分布地域遍及西藏各大地理單元,年代跨度自舊石器時代直至吐蕃時期,同時開展了西藏長江流域文物資源調查工作,持續推進西藏石窟寺和摩崖造像考古調查和研究工作,在多個(ge) 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圖為(wei) 會(hui) 議現場

  會(hui) 上,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張博副研究員介紹了2022年西藏曲水溫江多遺址考古發掘與(yu) 調查收獲。他說,2022年,溫江多考古隊對遺址西南塔北側(ce) 塔基、東(dong) 北塔基址進行了清理發掘,對遺址中區西部地層進行了解,對遺址南部五峰山部分區域進行了調查。發掘麵積520平方米,出土磚、瓦、陶、石、骨、鐵等各類遺物標本100件。

  張博說,2022年度基本厘清了西南、東(dong) 北兩(liang) 座佛塔的始建、維修和複建等分期關(guan) 係,確定了西南塔早期塔基為(wei) 溫江多遺址早期建築遺址,大量使用琉璃質磚、瓦等建築材料為(wei) 其重要特點。遺址西區探方內(nei) 發現的牆址、房址,以及五峰山北麓調查發現的修行洞、居址等重要遺跡,為(wei) 了解溫江多遺址整體(ti) 布局、不同時期的寺院結構提供了重要線索。

  
圖為(wei) 會(hui) 議現場

  山南乃東(dong) 區結桑墓地位於(yu) 西藏自治區山南市乃東(dong) 區結巴鄉(xiang) 格桑村一組西北方的象山東(dong) 麓山腳處。該墓地由西藏自治區文物普查隊於(yu) 1984年發現,當時清理了3座墓葬。經國家文物局批準,2022年7月至8月,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與(yu) 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等單位組成聯合考古隊對該墓地進行了考古發掘,發掘麵積300平方米,清理墓葬40座。

  據介紹,這批墓葬類型多樣,以土坑石室墓為(wei) 主,另有洞室墓、石板墓和土坑墓。墓地內(nei) 的墓葬方向基本一致,存在小聚集的特征,表明該墓地應有一定規劃,並且已經形成了相應的喪(sang) 葬傳(chuan) 統。隨葬品較少,主要出土於(yu) 洞室墓,包括陶器、石器、鐵器、銅器和料珠等;其中陶器最多,形製特別,具有鮮明的區域特色。這批墓葬的葬式亦比較一致,主要為(wei) 屈肢葬。根據測年數據,結合地層關(guan) 係、墓葬形製和隨葬品等信息,可初步將墓地年代分為(wei) 三期:第一期為(wei) 公元前13世紀末—公元前10世紀後期;第二期為(wei) 公元前4世紀—公元前1世紀;第三期為(wei) 吐蕃時期(公元7世紀左右)。

  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文博館員紮西次仁介紹說,結桑墓地是西藏腹心地區近年來經科學係統發掘的一處重要的史前墓地,其發現表明早在商周時期西藏中部地區應該已經形成一個(ge) 相對穩定的文化區,這對構建西藏中部的考古學年代框架和文化序列,探索吐蕃文明起源等曆史問題具有重要的價(jia) 值。

  2022年西藏文物考古成果公眾(zhong) 分享報告會(hui) 旨在總結2022年西藏文物考古工作成果,搭建文化交流平台,拓寬學術視野,實現西藏考古事業(ye) 高質量發展。(新利平台 記者/賈華加)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