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訊 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以下簡稱“西藏科博館”)是西藏自治區新的地標性建築之一,也是自治區群眾(zhong) 活動、國內(nei) 外遊客旅遊觀光的休閑景點。常設展廳包括自然博物館、科技館、展覽館三大板塊,集展示與(yu) 教育、科研與(yu) 交流、收藏與(yu) 製作、休閑與(yu) 旅遊於(yu) 一體(ti) 。
圖為(wei) 學生們(men) 走向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 攝影:德吉卓瑪
近日,由西藏煙草駐日喀則市昂仁縣第十一批駐村工作隊、江蘇商會(hui) 黨(dang) 委、冬日暖陽愛心公益組織承辦的“領略非凡世界、放飛多彩夢想”公益活動工作組帶領來自西藏日喀則市昂仁縣多白鄉(xiang) 的30名小學生,來到位於(yu) 拉薩市東(dong) 部的西藏科博館,讓學生們(men) 切實領略多彩世界、放飛科學夢想。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學生們(men) 來到科技館,這裏包括藏地智慧、科技樂(le) 園、科技前沿、體(ti) 驗世界屋脊等4個(ge) 主題展區,主要展示古老的西藏科技智慧、人類取得的科技成就及基礎科學知識、科技促進人類的發展及西藏的開發建設、西藏高原生存環境的內(nei) 容。
圖為(wei) 學生們(men) 在聽藏文的曆史 攝影:德吉卓瑪
圖為(wei) 學生們(men) 在聽藏文的曆史 攝影:德吉卓瑪
走進“藏地智慧”,學生們(men) 一眼認出藏文創始人吞彌·桑布紮,大家異口同聲回答講解員的問題說:“這是吞彌·桑布紮。”得到講解員的肯定、並向他們(men) 講述背後的相關(guan) 曆史後,學生們(men) 聽得很入迷,也更有信心麵對接下來的問題。藏文的信息化使得這一古老文字煥發著全新而旺盛的生命力,在這裏學生們(men) 欣賞藏文在智能手機、電腦、多功能點讀機等智能電子設備內(nei) “走動”、傳(chuan) 統農(nong) 牧業(ye) 的模擬場景和現代化的機械設備圖、藏醫藥材、藏香藏紙製造和製鹽過程等獨具特色的藏族傳(chuan) 統手工藝,也能很好的回答講解員提出的問題,現場互動氣氛熱烈。“這種活動我們(men) 學校不會(hui) 常有,當孩子們(men) 聽到要去拉薩時像是要過年那樣高興(xing) ,一路上問這問那地充滿好奇。”多白鄉(xiang) 小學的帶隊老師羅珍介紹:“這次參加活動的這些學生都是三、四、五年級的學生,個(ge) 個(ge) 品學兼優(you) 。”
圖為(wei) 學生們(men) 在參觀農(nong) 事用具 攝影:德吉卓瑪
圖為(wei) 學生們(men) 在參觀 攝影:德吉卓瑪
來到“科技光輝”展區,學生們(men) 更是激動。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和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西藏高原科考已獲得大量成果,攻克多項交通建設難題,豐(feng) 富的清潔能源也得到開發利用。孩子們(men) 跟隨著高原科技的“足跡”來到科技樂(le) 園,現場放飛自我,無師自通地玩了起來。隨後,來到自然館,了解從(cong) 海洋到陸地的生命奇跡,探索宇宙奧秘、青藏高原的生態係統以及近距離觀察認識野生動植物標本,了解野生動物保護知識。“這兩(liang) 天的行程中,我最喜歡的是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恐龍區域,當講解員姐姐問我們(men) 知道多少種恐龍時,我大聲說出了霸王龍、三角龍、翼龍、甲龍。因為(wei) 這些都是以前我在電視裏見過,今天看到了化石和模型很興(xing) 奮。”四年級的羅布桑珠激動地說道,“以後還有機會(hui) 的話我想去參觀圖書(shu) 館,還想去北京看長城、故宮博物院。”
圖為(wei) 學生們(men) 在科技樂(le) 園遊玩 攝影:德吉卓瑪
圖為(wei) 學生們(men) 在聽恐龍的故事 攝影:德吉卓瑪
此次參觀、親(qin) 近那些在生活中無法接觸的動植物,既豐(feng) 富了學生們(men) 的自然科學知識,又很好地激發了學生們(men) 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同時,培養(yang) 了他們(men) 的實踐能力,幫助他們(men) 很好地領略到了多彩的世界。(新利平台 記者/德吉卓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