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為高原農牧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發布時間: 2023-05-29 14:26:00 來源: 新利平台

  在海拔四千多米高的白朗縣農(nong) 業(ye) 科技園區,一座座拱頂高原大棚裏種植著多種熱帶水果和時尚花卉;由犛牛、黃牛雜交成功育成的犏牛再與(yu) 安格斯牛雜交形成的雅江雪牛,具有生長速度快、產(chan) 肉性能好、肉質鮮嫩等特征;山南紮囊縣油菜進行機械化種植,以前要幹三四天的活,現在用機器一個(ge) 上午就完成了……在西藏,科技與(yu) 農(nong) 牧業(ye) 相融合,描繪著時尚又具創造力的現代農(nong) 牧業(ye) 圖景。

  長期以來,西藏堅持把保障科技支撐作為(wei) 農(nong) 牧業(ye) 持續穩定發展的新動能,農(nong) 牧業(ye) 科技研發投入占研發總投入的60%以上,一大批農(nong) 牧業(ye) 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在西藏得到推廣應用,農(nong) 牧業(ye) 發展貢獻率由2012年的42%增長到“十三五”末的55.9%。科技創新有力支撐了西藏農(nong) 產(chan) 品有效供給和農(nong) 牧民增收致富,促進了西藏農(nong) 牧業(ye) 生產(chan) 從(cong) 傳(chuan) 統農(nong) 牧業(ye) 向現代農(nong) 牧業(ye) 的轉變。

  有著幾千年種植曆史的青稞,一直是西藏播種麵積最大、產(chan) 量占比最高的糧食作物。在一代又一代青稞育種工作者的辛勤工作下,青稞良種繁育技術不斷獲得突破:“喜馬拉19號”“藏青2000”“藏青20”……青稞良種的每次更新換代,都意味著青稞產(chan) 量的提高。2022年,西藏青稞產(chan) 量達83.23萬(wan) 噸,2023年推廣“喜瑪拉22號”等青稞良種麵積200萬(wan) 畝(mu) 以上,預期青稞產(chan) 量達到84萬(wan) 噸。此外,西藏通過提升青稞產(chan) 品科技含量,促進青稞產(chan) 品多元化,青稞曲奇餅幹、青稞精釀啤酒、青稞酵素等產(chan) 品在市場上廣受好評。

  畜牧業(ye) 是西藏的支柱產(chan) 業(ye) 之一,一直以來,西藏不斷加大科技投入,有力支撐畜牧業(ye) 的發展。繪製犛牛全基因組物理圖譜,研發出犛牛育種基因芯片;“類烏(wu) 齊犛牛”“象雄半細毛羊”“藏西北白絨山羊”“雪域白雞”通過國家畜禽遺傳(chuan) 資源委員會(hui) 審定;藏豬保種技術實現曆史性突破;巴青垂穗披堿草等5個(ge) 草品種審定為(wei) 西藏首批飼草新品種……養(yang) 殖技術的科學化、現代化,牲畜生產(chan) 性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據統計2022年西藏肉蛋奶產(chan) 量達88萬(wan) 噸,創曆史新高,人均占有量位居全國前列。依靠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成為(wei) 新時期西藏畜牧業(ye) 經濟發展的主旋律。

  一項項農(nong) 業(ye) 科技成果的研發、應用和推廣,離不開一批批奔走在廣闊田間地頭的科技工作者以及基層科技人才。長期以來,西藏連續組織開展“科技下鄉(xiang) ”集中服務活動,邀請專(zhuan) 家、技術人員為(wei) 農(nong) 牧民“解惑”“傳(chuan) 經”。如今,依靠科技的力量,讓青稞更高產(chan) ,讓犛牛、藏羊出欄率更高,讓群眾(zhong) 的腰包更鼓,成為(wei) 西藏大部分農(nong) 牧民的共識。

  西藏農(nong) 牧業(ye) 發展的背後,正是科技為(wei) 其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照亮了現代農(nong) 業(ye) 的方向。今後,西藏將繼續用科技撬動農(nong) 牧業(ye) 的產(chan) 量與(yu) 收入,奮力譜寫(xie) 現代農(nong) 牧業(ye) 的新篇章。(新利平台 文/孫健)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