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訊 同心向黨(dang) ,共鑄明天。7月9日,由28位醫療專(zhuan) 家組成的“同心·共鑄中國心”昌都行紅十一團分三組分別到洛隆縣人民醫院、縣豐(feng) 收廣場、馬利鎮等地針對骨科、婦科、高原易發疾病等進行義(yi) 診巡診、健康科普及捐贈藥品等開展公益活動。
圖為(wei) 孜托鎮各族群眾(zhong) 來到縣豐(feng) 收廣場排隊就醫 攝影:德吉卓瑪
“同心·共鑄中國心”大型健康公益活動開展15年來,先後組織3000多家醫院、超過20個(ge) 專(zhuan) 業(ye) 學科的3.2萬(wan) 名醫療專(zhuan) 家深入西藏和四川、雲(yun) 南、甘肅、青海涉藏州縣開展大規模健康公益幫扶工作,累計為(wei) 16個(ge) 地市州200多萬(wan) 人次的高原各族群眾(zhong) 提供醫療誌願服務。
“老早聽說北京要來專(zhuan) 家,我們(men) 無比期待。”早上九點,縣豐(feng) 收廣場上早已排滿了來自孜托鎮各村的各族群眾(zhong) ,等待義(yi) 診團專(zhuan) 家們(men) 的到來。他們(men) 有的扶著家裏的老人、有的拄著拐杖蹣跚而來、有的手拿病例和片子等著給醫生看......
圖為(wei) 孜托鎮群眾(zhong) 來到縣豐(feng) 收廣場就醫 攝影:德吉卓瑪
圖為(wei) 孜托鎮群眾(zhong) 來到縣豐(feng) 收廣場排隊等待就醫 攝影:德吉卓瑪
“哪裏不舒服?”“去醫院檢查了沒有?”“有沒有按時吃藥?”專(zhuan) 家們(men) 在縣豐(feng) 收廣場義(yi) 診點邊向當地群眾(zhong) 詢問邊量血壓、把脈、檢查疼痛的部位,各自忙碌起來。
“腦梗塞病史一年,體(ti) 狀況一直不太好,有時候還說不出話來,怎麽(me) 辦醫生?”多拉的家屬向北京市海澱區雙榆樹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石曉玲醫生講述老人的病情,石醫生先是拿出聽診器檢查胸口,然後測量病人的血壓,最後看著之前的病例谘詢症狀。“先通過吃藥把血壓、血脂、血糖降下來,然後咱們(men) 可以進一步治療腦梗,注意勤喝水、不能飽餐、保持情緒穩定......”石醫生細心義(yi) 診並且在診斷紙上寫(xie) 多拉的病情、醫生的建議、藥物清單,滿滿一張白紙黑字遞給家屬讓他去隔壁藥房拿藥,並遵醫囑按時用藥治療。
北京市海澱區雙榆樹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石曉玲醫生給多拉檢查身體(ti) 攝影:德吉卓瑪
“大家對自己身體(ti) 的關(guan) 注度比以前好多了,可能確實有身體(ti) 上的疾病和困惑需要醫生來解答,遵醫囑的能力也要比以前強多了,這一點在今天的義(yi) 診活動中感觸很深。”海澱區萬(wan) 壽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院長趙慧是第三次參加“同心·共鑄中國心”大型公益活動,與(yu) 之前的義(yi) 診經曆相比看到藏族群眾(zhong) 們(men) 開始注重自身的健康問題,趙醫生感到很欣慰,她說:“另外,我覺得我們(men) 到的這些地方藥品資源有限,診療技術有待提高。下鄉(xiang) 送醫送藥是一方麵,更應該送技術下鄉(xiang) ,培養(yang) 一些當地衛生院的同事到內(nei) 地培訓,讓她們(men) 在技術上提到提升,從(cong) 而更好地,更安心地服務當地百姓,這個(ge) 很重要。”
圖為(wei) 海澱區萬(wan) 壽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院長趙慧為(wei) 當地群眾(zhong) 義(yi) 診 攝影:德吉卓瑪
雖然大多數藏族群眾(zhong) 和醫生們(men) 存在溝通困難,但每位醫生旁邊專(zhuan) 門有縣衛生院工作人員進行翻譯,絲(si) 毫不影響專(zhuan) 家們(men) 向當地群眾(zhong) 診斷看病和傳(chuan) 遞愛心。
“從(cong) 首都老遠跑來給我們(men) 看病送藥,嘎真切(感謝)、故次仁(願您長壽)。”向巴曲宗在骨科義(yi) 診點給來自北京海澱區花園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李寒看完膝蓋、胳膊、肩膀等關(guan) 節病後一會(hui) 兒(er) 雙手合十、一會(hui) 兒(er) 舉(ju) 起大拇指、一會(hui) 兒(er) 又跟李醫生握手表達著心中的感謝之情。
圖為(wei) 向巴曲宗向北京海澱區花園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李寒表達感謝 攝影:德吉卓瑪
北京市西城區新街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張凡已經是第二次參加“同心·共鑄中國心”大型公益活動了。他說:“不來不知道,一來發現內(nei) 地和涉藏地區的醫療條件懸殊比較大,作為(wei) 醫務工作者的一員,能盡自己的一份力把內(nei) 地先進的醫療知識和資源帶到這裏,我感到很榮幸,今後如果有類似的活動我相信我和其他醫生一樣會(hui) 積極參與(yu) ,助力藏族群眾(zhong) 的整體(ti) 健康。”下午,豐(feng) 收廣場又排滿了人,張醫生穿著白大褂前往義(yi) 診點繼續為(wei) 當地群眾(zhong) 進行義(yi) 診。
圖為(wei) 北京市西城區新街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張凡
義(yi) 診團專(zhuan) 家們(men) 頂著高反和大太陽為(wei) 每一位群眾(zhong) 細心巡診,解疑答惑,群眾(zhong) 們(men) 也以自己的方式紛紛為(wei) 醫生們(men) 表達感謝。記者從(cong) 工作人員處了解到,此次豐(feng) 收廣場義(yi) 診活動中孜托鎮受益人數達到了500餘(yu) 人,發放藥物價(jia) 值達6萬(wan) 元以上。(新利平台 記者/德吉卓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