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黨課踐初心,行動暖人心

發布時間: 2023-07-15 16:31:00 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主題黨(dang) 日活動是加強黨(dang) 的基層組織製度建設的重要抓手,是加強黨(dang) 員黨(dang) 性教育的重要方式,是提升基層黨(dang) 組織生活活力的主要途徑。如何開展好主題黨(dang) 日活動,是全黨(dang) 上下各支部一直在認真思考的一項政治任務。在民族團結工作領域,開展好符合新時代特征的主題黨(dang) 日活動,既是共產(chan) 黨(dang) 員踐行初心與(yu) 使命的基本要求,也是探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工作的新方向。2023年7月6日,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民族學與(yu) 人類學研究所的應用民族學研究室和學會(hui) 聯合黨(dang) 支部、人類學研究室和學會(hui) 聯合黨(dang) 支部來到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關(guan) 節科黨(dang) 支部,與(yu) 正在該醫院接受大骨節病手術治療的藏族同胞一起開展了一場以“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踐行初心與(yu) 使命”為(wei) 主題的黨(dang) 日活動。

  在活動中,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關(guan) 節科主任林劍浩同誌、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李虎同誌分別講述了他們(men) 所在醫療團隊在西藏昌都、四川阿壩等地為(wei) 藏族同胞消除大骨節病工作的心路曆程。從(cong) 2017年至今,他們(men) 曆時6年多,赴藏40餘(yu) 次,不謀經濟利益,不求任何回報,免費在當地開展流調、篩查、義(yi) 診、救治、培訓等工作;並且多渠道籌集資金,把一些病情嚴(yan) 重、治療難度大的患者接到北京進行免費的手術治療。迄今已陸續有8批大骨節病患者順利來京,平安返藏。醫療工作者們(men) 通過人工關(guan) 節置換技術,讓接受治療的藏族同胞擺脫了病魔折磨,恢複了站立行走功能,重獲生活自理能力,迎來了新的生活希望。這些醫務工作者以實際行動,實實在在地鑄牢了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這些醫務工作者基本上都是黨(dang) 員,他們(men) 用專(zhuan) 業(ye) 技術為(wei) 藏族同胞消除病痛,贏得了藏族同胞的信任與(yu) 感激。每當治愈一位患者,受到患者的感謝時,這個(ge) 團隊的黨(dang) 員醫生們(men) 都會(hui) 對患者說:“不用感謝我,要感謝黨(dang) 和政府,我們(men) 隻是為(wei) 人民服務”。他們(men) 關(guan) 愛藏族同胞的實際行動,本質上就是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正如參加本次黨(dang) 日活動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黨(dang) 委書(shu) 記王建六同誌所說,“我們(men) 醫院是人民醫院,人民醫院為(wei) 人民。這裏說的人民,是全國人民,而不僅(jin) 僅(jin) 是北京的人民,我們(men) 把藏族同胞接過來接受治療,是在踐行人民醫院的基本功能。人民醫院為(wei) 人民,我們(men) 始終在路上。”

  
圖為(wei)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黨(dang) 委書(shu) 記王建六同誌分享做好新時代衛生工作的體(ti) 會(hui) 攝影:趙越


圖為(wei)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林劍浩同誌分享在涉藏地區救治大骨節病患者的工作體(ti) 會(hui) 攝影:趙越

  在活動中,中國社科院民族所所長王延中同誌給大家講了一堂題為(wei)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與(yu) 中華民族共同體(ti) 建設》的黨(dang) 課。他結合自己的研究經曆,回顧了從(cong) 1992年到2021年的五次中央民族工作會(hui) 議精神,給三個(ge) 支部的黨(dang) 員深刻闡釋了“民族”一詞在不同語境下的三重含義(yi) ,他對中華民族、56個(ge) 民族,以及少數民族概念從(cong) 曆史的、學術的、宣傳(chuan) 的視角作了深入淺出的講解。王延中同誌表示,回顧黨(dang) 的百年曆程,黨(dang) 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解決(jue) 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全黨(dang) 全人民必須牢記黨(dang) 關(guan) 於(yu) 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堅持“12個(ge) 必須”,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新時代黨(dang) 的民族工作的主線,推動和促進我國各民族進行更加廣泛而持久的交往交流交融,加快推動中華民族成為(wei) 認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強的命運共同體(ti) 。通過在偏遠地區開展醫療工作,既讓藏族同胞感受到黨(dang) 和政府的關(guan) 懷,更是有效促進民心相通的新時代民族工作


圖為(wei) 中國社科院民族所王延中同誌講黨(dang) 課 攝影:趙越

  中國社科院民族所黨(dang) 委書(shu) 記趙天曉同誌從(cong) 學術研究的角度充分肯定了林劍浩同誌及其團隊成員的工作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團結各族同胞的重要意義(yi) 。他認為(wei) ,醫務工作者已經用實際行動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現在更需要民族研究工作者們(men) “把文章寫(xie) 在祖國的大地上”,對新時代的實踐進行提煉與(yu) 總結,創新新時代的民族工作理論。他從(cong) 民族地區醫療實踐新問題、創新民族工作新手段、新時代需要拓展民族研究新領域等視角進行了係統闡述,得到了全體(ti) 黨(dang) 員的一致讚同。


圖為(wei) 中國社科院民族所黨(dang) 委書(shu) 記趙天曉同誌分享學習(xi) 中央民族工作會(hui) 議精神的心得  攝影:雷亮中

  在活動中,三個(ge) 支部的黨(dang) 員同誌走進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關(guan) 節科的病房,與(yu) 西藏大骨節病患者親(qin) 切交談,給患者們(men) 送上了北京特色糕點禮品,祝願他們(men) 手術順利、早日康複。雖然存在語言不通的困難,但是患者們(men) 臉上真誠的笑容,雙手豎起大拇指的動作,以及他們(men) 送上“紮西德勒”的真摯祝福,無一不讓人感受到同胞互助之情,同胞互愛之意。


圖為(wei) 中國社科院民族所副所長丁賽同誌看望西藏來京接受治療的患者 攝影:趙越

  活動最後,中國社科院民族所的黨(dang) 員同誌把近年來在西藏地區開展的社會(hui) 科學研究成果書(shu) 籍贈與(yu) 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關(guan) 節科黨(dang) 支部,雙方圍繞將來在涉藏地區合作開展社會(hui) 醫學促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工作暢談了各自的見解。


圖為(wei) 參與(yu) 活動的支部之間互贈研究成果與(yu) 學習(xi) 資料 攝影:雷亮中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說:“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一個(ge) 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ge) 不能掉隊。”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道路上,同樣如此。總書(shu) 記多次就大骨節病防治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心係西藏自治區大骨節病患者的治療工作。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始終把人民群眾(zhong) 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放在第一位。醫務工作者以實際行動響應總書(shu) 記的號召,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時刻謹記“人民的醫院為(wei) 人民”,一次次跨越北京-昌都3000公裏距離開展愛心救治工作,不僅(jin) 僅(jin) 讓醫護工作者的職業(ye) 精神和黨(dang) 性修養(yang) 熠熠生輝,也為(wei) 我們(men) 在新時代開展民族工作,拓展民族研究的新視角、新領域,提供了新的方向。主題黨(dang) 日活動,讓所有的參與(yu) 者們(men) 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新利平台 文/姚宇、趙越)

(責編: 郭爽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