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堆諧文藝比賽“踏”出非遺傳承與發展成果

發布時間: 2023-08-07 08:15:00 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8月4日,西藏日喀則拉孜縣在縣堆諧人民廣場舉(ju) 辦下轄曲瑪鄉(xiang) 、拉孜鎮、彭措林鄉(xiang) 、熱薩鄉(xiang) 、曲下鎮等11個(ge) 鄉(xiang) 鎮文藝演出隊堆諧文藝比賽。各鄉(xiang) 鎮代表演員穿著氆氌藏裝,男士們(men) 頭戴“紮秀”、人手一把紮念琴,女士們(men) 頭戴圓形“巴珠”頭飾、腰間係上五彩邦典等盛裝出席比賽現場。

 
圖為(wei) 演出現場主持人 攝影:德吉卓瑪

  “拉孜堆諧”作為(wei)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是非常歡快靈巧的一種舞蹈。堆諧是以紮念琴為(wei) 主要伴奏樂(le) 器,自彈、自唱、自跳三合一體(ti) ,以內(nei) 容豐(feng) 富多彩、舞姿優(you) 美灑脫、旋律悅耳動聽、情緒激情歡快等彈唱與(yu) 舞蹈完美結合跳出的一種民間舞蹈。

  
圖為(wei) 堆諧演出現場 攝影德吉卓瑪

  開賽前,各鄉(xiang) 鎮演員們(men) 在堆諧人民廣場四周的庭院內(nei) 排練、調音、穿著服飾。來自曲瑪鄉(xiang) 的江央正擦拭著藏靴,“我們(men) 團隊是第一個(ge) 出場的,不緊張但有點激動。我們(men) 團隊基本都是農(nong) 民,除了平時在老家的新年和望果節等演出外,閑暇之時去參加縣和市裏的演出活動,我還去過內(nei) 地演出呢!”江央露出自信的笑容,他說:“我是一名村醫,空閑之餘(yu) 沒法出去打工,但是堆諧演出也能為(wei) 我增加一些收入,同時我也十分熱愛它。”

  
圖為(wei) 堆諧演出現場 攝影德吉卓瑪

  
圖為(wei) 堆諧演出現場 攝影德吉卓瑪

  比賽現場,各鄉(xiang) 鎮藝術隊們(men) 攜歌頌新時代幸福生活的原創歌曲,加入拉孜縣極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元素,跳出激情昂揚的堆諧舞。其中熱薩鄉(xiang) 演出的幸福的日子》,以堆諧舞為(wei) 主加入拉孜手工業(ye) “天花板”紮念琴和藏刀特色農(nong) 業(ye) 產(chan) 品油菜花和青稞穗飲酒敬酒禮儀(yi) 等元素從(cong) 11個(ge) 鄉(xiang) 鎮的表演中脫穎而出“我們(men) 團隊由31個(ge) 人組成都是來自熱薩鄉(xiang) 下轄10個(ge) 村的村民這次堆諧歌舞表演的排練主要是我負責的能夠取得這麽(me) 好的成績我倍感榮幸十分激動來自熱薩鄉(xiang) 的頓加激動之情溢於(yu) 言表

  
圖為(wei) 頓加左一與(yu) 同伴們(men) 拿著“巨型”紮念和藏刀合影留念頓加提供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hui) 的進步和人們(men) 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傳(chuan) 統文化在保護與(yu) 傳(chuan) 承中不斷發展壯大頓加向記者介紹說我聽說這次比賽全程直播作為(wei) 一名拉孜人也作為(wei) 一名木匠我想到了演出節目中加入拉孜縣的特色文化一是設置兩(liang) 組男士分別彈奏和製作木製巨型紮年琴和藏刀的場景展示拉孜特色手工業(ye) 產(chan) 品二是設置幾位姑娘背著裝有青稞穗油菜花的竹筐和敬酒場景,分別代表拉孜特色農(nong) 業(ye) 產(chan) 品和民風民俗三是節目最後大家拿出懷裏的國旗讚美現在的幸福生活等全方位展現拉孜文化的魅力和人民群眾(zhong) 美好的生活

  
圖為(wei) 熱薩鄉(xiang) 文藝演出隊頓加提供

  一場令人心動的視覺盛宴讓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在人民群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活動中得以傳(chuan) 播、傳(chuan) 承,並在新時代煥發出勃勃生機。現在是我們(men) 農(nong) 民最閑的時候,但每年的堆諧文化節我和村裏的人們(men) 都會(hui) 前來觀看文藝演出今年格外隆重場地環境優(you) 美現在堆諧已經走進了家家戶戶每逢佳節更是必不可少家裏剛會(hui) 走路的小孩一聽到紮念琴的聲音都開始手舞足蹈了來自拉孜鎮的拉巴老人笑著說

  下午拉孜縣藝術團演員們(men) 通過演出藏戲諧欽朗瑪堆諧和唱歌等形式再次為(wei) 現場的觀眾(zhong) 獻上一台文藝盛宴拉孜縣藝術團演員尼瑪占堆說活動舉(ju) 辦前期我們(men) 在選拔演員和排練上遇到了很多困難演員們(men) 作為(wei) 非專(zhuan) 業(ye) 人士在排練過程中都非常努力雖然過程很辛苦但是看到大家在舞台上表現很好心裏感到很欣慰

  
圖為(wei) 拉孜縣藝術團朗瑪堆諧演出現場 攝影德吉卓瑪

  
圖為(wei) 拉孜縣藝術團藏戲演出現場 攝影德吉卓瑪

  各鄉(xiang) 鎮文藝演出隊精彩的堆諧比賽,“踏”出了非遺文化在民間的傳(chuan) 承與(yu) 發展成果,展現廣大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積極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以文藝特殊的表現形式弘揚民族優(you) 秀文化,唱響時代主旋律,展現新時代的新風尚和新風采,堅定拉孜縣各族人民聽黨(dang) 話、感黨(dang) 恩、跟黨(dang) 走的信心和決(jue) 心。新利平台 記者/德吉卓瑪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