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第七屆北京國際藏學研討會在京開幕

發布時間: 2023-08-15 05:19:00 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8月14日,第七屆北京國際藏學研討會(hui) 在京開幕。本屆研討會(hui) 主題為(wei) “藏學的繁榮發展與(yu) 開放的西藏”。研討會(hui) 由www.easyfundingllc.com文化保護與(yu) 發展協會(hui)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和西藏自治區社會(hui) 科學院共同主辦,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承辦。www.easyfundingllc.com文化保護與(yu) 發展協會(hui) 副會(hui) 長林銳,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副總幹事陳宗榮,西藏自治區社會(hui) 科學院院長索林出席開幕式並致辭。開幕式由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總幹事鄭堆主持。


圖為(wei) 第七屆北京國際藏學研討會(hui) 現場

  北京國際藏學研討會(hui) 是國際藏學領域規模最大的學術盛會(hui) 之一,也是國內(nei) 外藏學界展示最新研究成果、深化拓展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自1991年始創至今,北京國際藏學研討會(hui) 已成功舉(ju) 辦六屆,在曆屆研討會(hui) 召開期間,國內(nei) 外藏學界專(zhuan) 家學者相聚北京,分享研究成果、交流學術觀點、探討熱點問題,共同展望藏學研究未來方向,攜手推動藏學事業(ye) 繁榮發展。

  藏學的故鄉(xiang) 在中國,中國藏學已走向世界。與(yu) 會(hui) 嘉賓在致辭中指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以來,中國藏學事業(ye) 取得了曆史性成就。西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西藏和平解放70多年來,西藏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保護和傳(chuan) 承,如今的西藏已成為(wei) 文化繁榮花園、民族進步家園、宗教和諧田園。西藏文化的價(jia) 值和獨特魅力正在被世界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和感悟。未來,西藏文化將在創新中迸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他們(men) 表示,藏學研究應始終以促進西藏的繁榮、提高西藏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為(wei) 旨歸;應始終以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為(wei) 學術追求;應始終為(wei) 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貢獻力量。中國藏學界願與(yu) 世界各地的藏學研究機構和專(zhuan) 家學者進一步深化交流合作、推進互學互鑒,相信中國的藏學研究事業(ye) 定將更加繁榮昌盛,世界文明的百花園必將更加群芳燦爛。


圖為(wei) 第五屆中國藏學研究珠峰獎頒獎儀(yi) 式現場

  開幕式上,舉(ju) 行了第五屆中國藏學研究珠峰獎頒獎儀(yi) 式,發布了中國藏文學術期刊社會(hui) 評價(jia) 體(ti) 係。隨後,為(wei)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海外特邀研究員頒發了證書(shu) 。7位專(zhuan) 家學者作主旨發言,從(cong) 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等多個(ge) 角度,分享交流學術研究成果,共同探討藏學發展規律。

  西南民族大學中華民族共同體(ti) 學院教授萬(wan) 果闡述了中國藏學研究“學科體(ti) 係、學術體(ti) 係、話語體(ti) 係”的建設完善情況。他認為(wei) ,哲學社會(hui) 科學領域亟需以“廣義(yi) 藏學”和“狹義(yi) 藏學”概念界定來明確藏學學科的內(nei) 涵和外延,通過規範的學科建設與(yu) 學術梯隊建設,實現藏學作為(wei) 一個(ge) 學科的學術價(jia) 值、現實意義(yi) 與(yu) 曆史責任。他建議,承擔人才培養(yang) 任務的高校應在藏學學科建設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成為(wei) 藏學學科建設的主要平台和中堅力量。

  莫斯科國立師範大學生物化學研究所教授、英國倫(lun) 敦奧拉賽研究中心創立者康斯坦丁·帕裏迪斯以“西藏頌缽對焦慮水平的治療效果”為(wei) 題進行發言。他指出,西藏頌缽作為(wei) 一種東(dong) 方古老的音樂(le) 療愈方法,在當今社會(hui) 深受歡迎。一係列研究和實驗表明,西藏頌缽音樂(le) 療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緊張、焦慮等負麵情緒,對實驗對象的心理狀態產(chan) 生積極影響。應持續深化有關(guan) 研究,讓藏醫藥發揮更大價(jia) 值。

  西藏自治區社會(hui) 科學院副院長羅布從(cong) 六個(ge) 方麵係統梳理了西藏貫徹落實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的成功實踐和偉(wei) 大成就。他指出,堅持維護社會(hui) 和諧穩定是西藏發展進步的根本保障,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是西藏發展進步的戰略要求,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是西藏發展進步的目的所在,堅持依法管理宗教事務是西藏發展進步的固本之舉(ju) ,堅持生態保護第一是西藏發展進步的重要內(nei) 容,堅持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是西藏發展進步的有效途徑。

  奧地利科學院亞(ya) 洲人文與(yu) 思想史研究所主任、教授、博士比爾格特·凱爾納指出,西藏自治區保存的梵文寫(xie) 本具有重大的曆史文化價(jia) 值。近年來,中國藏學研究中心與(yu) 其所在的奧地利科學院亞(ya) 洲人文與(yu) 思想史研究所簽訂合作協議,共同開展西藏梵文寫(xie) 本研究工作並取得了一係列顯著成果。她希望能同中方繼續保持密切交流,推動梵文寫(xie) 本研究的國際學術合作再上新台階。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當代研究所所長張詩高深入分析了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的科學內(nei) 涵。他指出,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西藏自治區緊密結合當地實際,成功實踐了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創造了西藏工作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麵和態勢。實踐證明,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是做好新時代西藏工作的根本遵循。

  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書(shu) 畫文獻處古籍科科長、研究員劉國威圍繞第七世章嘉呼圖克圖所藏咕如秋旺普巴杵的來源問題展開討論。他詳細介紹了第七世章嘉呼圖克圖的生平和普巴杵這一法器,並通過考證大量文獻資料得出結論:章嘉之所以擁有如此重要的寧瑪派傳(chuan) 承法器,最可能源自第四世章嘉。此普巴杵極可能由當時的多傑劄寺寺主贈予四世章嘉,後由曆輩珍藏,方得傳(chuan) 至今日。

  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hui) 副秘書(shu) 長馬紮·索南周紮深入闡述了青藏高原地域民族建築在中國本土建築研究中的價(jia) 值、地位和作用。他指出,青藏高原地域民族建築的研究是中國本土建築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本土建築研究的特色分支。他強調,青藏極地建築與(yu) 人居環境的學科研究是高質量發展時期立足青藏地域、關(guan) 乎國家戰略的重要學科,也是亟待重視和推動的新興(xing) 學科領域和學科方向。


圖為(wei) 會(hui) 議現場

  據悉,出席本屆研討會(hui) 的國內(nei) 外代表共320人,來自中國、日本、德國、美國、法國、英國、奧地利、澳大利亞(ya) 、蒙古、挪威、印度、尼泊爾等國家和地區。研討會(hui) 為(wei) 期3天,主要設置教育、藏傳(chuan) 佛教、社會(hui) 轉型與(yu) 變遷、青藏極地建築與(yu) 人居環境等20個(ge) 學科組。

  本屆研討會(hui) 議程安排豐(feng) 富、學科分組細致、研討領域廣泛,對進一步推動藏學研究事業(ye) 繁榮進步、弘揚西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促進國際藏學界交流合作、推進西藏和四省涉藏州縣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等將發揮積極作用。(新利平台 記者/周晶 楊月雲(yun) 陳浩力 李一凡 實習(xi) 記者/王妍丹 張萌萌)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