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2023|西藏·南迦巴瓦論壇在林芝舉辦

發布時間: 2023-09-11 14:36:00 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9月10日,以“科考揭示高原環境變化機理·共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為(wei) 主題的“2023|西藏·南迦巴瓦論壇”在西藏自治區林芝市舉(ju) 辦。

  本屆論壇由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科技部、生態環境部、中國科學院聯合主辦;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林芝市人民政府、自治區科技廳、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等單位承辦,旨在深入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hui) 精神,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及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全麵展示新時代西藏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充分交流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創新性經驗,共同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圖為(wei) “科考揭示高原環境變化機理·共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2023|西藏·南迦巴瓦論壇現場 攝影:趙振宇

  西藏自治區黨(dang) 委副書(shu) 記、自治區主席嚴(yan) 金海在致辭中表示,青藏高原作為(wei) “世界屋脊”“亞(ya) 洲水塔”,是全球氣候變化的關(guan) 鍵區、敏感區,是亞(ya) 洲重要江河的源頭區、保護區。西藏堅持“生態保護第一”,自然保護地麵積占全區國土麵積的36%,生態紅線麵積占50%以上,青藏高原生態係統年碳匯總量占全國的8%-16%,已率先整體(ti) 實現碳中和。西藏堅持最嚴(yan) 格的生態保護製度,空氣環境質量優(you) 良天數達99%以上,江河湖泊和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西藏依然有著最藍的天、最白的雲(yun) 、最淨的水、最清新的空氣,仍是世界上生態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致辭中表示,“十四五”以來,生態環境部全麵深入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積極推進對口援藏工作,支持西藏切實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全力守護雪域高原的生靈草木、萬(wan) 水千山。下一步,將堅持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西藏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為(wei) 指引,深化貫徹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hui) 精神,進一步強化政策、資金、人才、技術援藏等措施,全力支持西藏高標準、高質量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推動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li) 西藏。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dang) 組成員周琪在致辭中說,6年來,中國科學院與(yu) 科考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通力合作,組織兩(liang) 千多個(ge) 科考分隊、兩(liang) 萬(wan) 餘(yu) 人次,開展了青藏高原全域科考,首次查明“亞(ya) 洲水塔”總水量,揭示生態係統碳匯功能和潛力,發現16萬(wan) 年前高原人類活動新證據,提出高原差異隆升過程,取得了地球係統科學基礎研究的長足進步,並有效支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的立法工作,在服務重大工程建設、資源遠景評估、區域綠色發展、綜合觀測與(yu) 災害預警平台建設等方麵,都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

  圖為(wei) 西藏自治區黨(dang) 委副書(shu) 記、自治區主席嚴(yan) 金海、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dang) 組成員周琪共同按下論壇“啟動球” 攝影:邊子捷

  論壇上,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隊隊長,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名譽所長姚檀棟院士作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階段性成果服務西藏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的主旨報告。全國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hui) 副主任,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院士做了《建設美麗(li) 中國的西藏樣板,打造國際生態文明新高地》的主旨報告。

  姚檀棟院士說:“第二次青藏科考隊組織實施了巔峰使命珠峰科考等標誌性活動,不斷創造野外考察新紀錄,持續取得科考成果新突破,服務西藏高質量發展,有力支撐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立法等國家重大戰略。科考發現,青藏高原氣候變化的主旋律是變暖、變濕、變綠、變暗。氣候變化對碳循環有顯著的正反饋作用,整個(ge) 青藏高原生態係統碳匯總量每年1.3億(yi) 噸,碳排放量每年7500萬(wan) 噸,已經實現了碳盈餘(yu) 5500多萬(wan) 噸,隨著整個(ge) 青藏高原生態的趨好,青藏高原對國家‘雙碳’目標的貢獻會(hui) 越來越大。科考首次估算了整個(ge) 青藏高原‘亞(ya) 洲水塔’的儲(chu) 水量超過9萬(wan) 億(yi) 立方米,發現氣候變暖導致亞(ya) 洲水塔固—液比例持續降低。”


圖為(wei) 姚檀棟院士作主旨報告 攝影:趙振宇

  王金南院士說:“美麗(li) 中國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和重要標誌,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ti) 和成效表達。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認識之深、力度之大、舉(ju) 措之實、推進之快、成效之好前所未有,生態環境保護從(cong) 認識到實踐發生了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美麗(li) 中國建設邁出堅實的步伐。西藏在全國乃至全球的生態文明建設中具有獨一無二的地位。期待西藏自治區黨(dang) 委和政府抓住機遇,開拓進取,抓緊製定和實施美麗(li) 西藏建設規劃,在國家生態文明新高地建設上取得新成就。”


圖為(wei) 王金南院士作主旨報告 攝影:趙振宇

  本屆論壇還舉(ju) 辦了主題為(wei) “共建美麗(li) 西藏·共享美好生活”分論壇和“亞(ya) 洲水塔·江河源保護”分論壇。來自全國各領域的12位院士、專(zhuan) 家、學者和有關(guan) 部門負責人,圍繞論壇主題和西藏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難點問題,開展了一係列有高度、有深度,有創新、有創造的研討與(yu) 交流,共同為(wei) 西藏生態文明建設出謀劃策、建言獻策。(新利平台 記者/趙振宇)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