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訊 e法治網,同心同行。10月11日至12日,2023年“全國網絡普法行•四川站”活動在成都舉(ju) 行。作為(wei) “全國網絡普法行”的收官站,四川站活動“線上線下”共同發力,掀起全民普法、學法熱潮,讓普法宣傳(chuan) 深入公眾(zhong) 心中。
趕快來圍觀活動四大亮點,一起學習(xi) ,共同維護清朗網絡空間。
小蜀IP亮相 網絡普法“川味”十足
連日來,本次普法活動中以網紅大熊貓為(wei) 原型的虛擬形象大使——“小蜀”出現在網絡空間和大街小巷,從(cong) 春熙路、太古裏、寬窄巷子、雙子塔等成都地標點位的大屏小屏,再到貫連熊貓基地的普法公交,“小蜀”收獲大批粉絲(si) ,也吸引眾(zhong) 多市民拍照合影,讓網絡普法多了濃濃的“川味兒(er) ”。
圖為(wei) 以網紅大熊貓為(wei) 原型的虛擬形象大使——“小蜀”
三大線上活動 掀起網絡普法熱潮
據悉,自8月1日“網絡普法金句征集活動”上線後,共收到機關(guan) 單位、法律從(cong) 業(ye) 者、普通百姓等上千條投稿,通過網絡投票和專(zhuan) 家評審,最終由四川省公檢法司廳局的法律專(zhuan) 家評審出十佳金句。在四川站活動啟動儀(yi) 式上,“英雄機長”劉傳(chuan) 健,中國作協副主席、著名作家阿來,“網紅”文旅局長劉洪等共同發布了“網絡普法十佳金句”。
活動現場同步展示了600餘(yu) 部網絡普法大賽優(you) 秀短視頻作品,讓大家看到了網絡普法的“N”種表達方式。同時,“e法治網清朗天府”互聯網法律法規知識挑戰賽火熱進行,截至目前已經吸引了超過39萬(wan) 網民在線答題。網民參與(yu) 答題還可換取積分、贏得大獎,在寓教於(yu) 樂(le) 中學習(xi) 法律知識、提升網絡素質。
圖為(wei) 在活動中,工作人員向市民解讀普法傳(chuan) 單
營造清朗網絡空間,需要每個(ge) 網民的努力。本次普法活動希望通過簡潔、有趣、易懂、易傳(chuan) 播的方式,把網絡法治意識傳(chuan) 遞到每個(ge) 網民心中。
全省創新普法 秀出“十八般武藝”
線上活動熱火朝天,線下活動同樣精彩紛呈。四川21個(ge) 市州在最繁華的市中心、網紅景點集中宣傳(chuan) 展示普法金句、網絡普法視頻。無數塊戶外3D屏幕、LED大屏形成了一幅網絡普法“同心圓”的壯美畫卷。
圖為(wei) 成都網紅地標“熊貓爬牆”旁邊的“網絡普法公交車”
圖為(wei) 涼山布拖縣依撒小學開展“雲(yun) 端普法”課
在成都網紅地標“熊貓爬牆”之下,“網絡普法公交車”化身普法“宣傳(chuan) 員”,在“熊貓觀光線”上移動普法,讓網絡普法宣傳(chuan) 融入城市交通、深入大街小巷;在大涼山布拖縣依撒小學,網信部門開展的雲(yun) 端普法課堂正在開展,來自成都的律師通過雲(yun) 端直播形式,為(wei) 該校210名高年級同學和部分老師進行網絡法治宣傳(chuan) ;在革命老區通江縣沙溪鎮王坪村,一場別開生麵的網絡普法活動熱鬧舉(ju) 行。活動聚焦保護英雄烈士權益,采用文藝演出、有獎問答、普法宣講等方式,有針對性地重點普及《網絡信息內(nei) 容生態治理規定》等相關(guan) 法律法規。
現場分享經驗 以交流促進普法工作
“全國網絡普法行•四川站”活動啟動儀(yi) 式上,四川省公安廳、成都市檢察院、四川省未成年人網絡保護促進會(hui) 等單位代表進行了網絡普法經驗分享,通過交流、學習(xi) 推動網絡普法工作開展。
圖為(wei) 四川省未成年人網絡保護促進會(hui) 持續加大網絡法治宣傳(chuan) 聲勢
圖為(wei) 活動現場相關(guan) 單位進行網絡普法經驗分享
其中,四川省公安廳展示了如何運用通俗易懂的網言網語和大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方式傳(chuan) 播法治觀念,以及借助“熊貓反詐”IP,打造出一個(ge) 權威、專(zhuan) 業(ye) 、有趣、有料的平台,讓反詐宣傳(chuan) 入腦、入心;成都市檢察院分享了如何通過“一個(ge) 精品、二個(ge) 示範、三個(ge) 維度”,打造出多元“網絡普法”新模式。
近年來,四川省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法治思想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各地各部門齊抓共管、協調聯動,積極構建網絡普法工作大格局,湧現出了一批網絡普法的好經驗、好做法。“全國網絡普法行•四川站”的活動,是對這些好經驗、好做法的集中展示,通過形式豐(feng) 富的線上和線下活動,讓公眾(zhong) 參與(yu) 學法、普法,共同維護清朗網絡空間。(新利平台 記者/王茜 圖片均由活動主辦方提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