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不斷充實藏傳佛教中國化的時代化內涵

發布時間:2023-11-13 16:41:00來源: 新利平台

  11月10日,《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的實踐及其曆史性成就》白皮書(shu) 發布。白皮書(shu) 指出,西藏全麵貫徹黨(dang) 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積極引導藏傳(chuan) 佛教與(yu) 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相適應,加快推進宗教事務管理法治化、規範化、製度化建設。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藏傳(chuan) 佛教工作取得積極成效,這是全麵貫徹落實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的結果,是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不斷推進藏傳(chuan) 佛教中國化的結果。

  “藏傳(chuan) 佛教中國化”作為(wei) 一個(ge) 具有高度概括性、統領性、指向性的重大創新性論斷,是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的重要內(nei) 容,經公布後立即受到政界學界的熱烈響應和宗教界的正向回應。在全球化日益明顯的現代社會(hui) ,在我國進入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時代的新征程上,藏傳(chuan) 佛教麵臨(lin) 的不僅(jin) 是走中國化道路、完成本土化的問題,更要學會(hui) 如何麵對時代化、現代化的現實情況。

  從(cong) 宗教的功用來說,時代化對藏傳(chuan) 佛教找準時代定位、更好服務於(yu) 社會(hui) 提出了明確要求。在全球化日益明顯的現代社會(hui) ,藏傳(chuan) 佛教麵臨(lin) 著如何幫助現代人解決(jue) 精神危機的問題。對此,藏傳(chuan) 佛教必須回歸宗教本身,思考自身的終極信仰能否跟得上新時代?能否回答現代人的精神關(guan) 切?針對這個(ge) 問題,需要藏傳(chuan) 佛教宗教界人士以一種學習(xi) 者、服務者的姿態,主動了解時代文化思潮,體(ti) 察現代人的精神訴求和信仰需求。從(cong) 宗教的本義(yi) 、信仰的本義(yi) 、人類心靈訴求的本質,切實精進學修、提升宗教造詣,促進藏傳(chuan) 佛教順應時代發展,更好服務於(yu) 國家發展、社會(hui) 進步和人民幸福。

  從(cong) 寺廟管理來說,時代化對加強和創新藏傳(chuan) 佛教寺廟管理模式提供了契機。在現代市場環境下,藏傳(chuan) 佛教寺廟資源配置方式日益多樣化,寺廟管理已不再僅(jin) 僅(jin) 局限於(yu) 寺廟內(nei) 部,寺內(nei) 寺外、網上網下都是管理和引導的空間。伴隨著現代社會(hui) 數字化、信息化的迭代發展,藏傳(chuan) 佛教寺廟也在不斷推動宗教文化資源數字化、建立健全寺廟信息數據庫,以此提升寺廟管理效能。而對於(yu) 虛擬化、非公開化的藏傳(chuan) 佛教活動場所,例如網絡宗教生活、寺廟之外的信眾(zhong) 群體(ti) 等,則是國家行政管理部門難以進入的空間,其他社會(hui) 組織介入或許能夠更有效地對其進行監督和引導。當前一些寺廟已經開始嚐試社會(hui) 化管理,城鄉(xiang) 建設、治安消防、財稅監管等參與(yu) 進來,寺院管理從(cong) 單一的封閉性內(nei) 部管理走向了綜合性社會(hui) 化管理,這是增進社會(hui) 各個(ge) 層麵對藏傳(chuan) 佛教工作了解的有效方法,對探索新時代新型的藏傳(chuan) 佛教寺廟管理模式起到很好的借鑒作用。

  從(cong) 宗教事務管理來說,時代化對提高藏傳(chuan) 佛教法治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全麵推進依法治國,要求我們(men) 以法治思維推動各項工作。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用法律規範政府管理宗教事務的行為(wei) ,用法律調節涉及宗教的各種社會(hui) 關(guan) 係。法律麵前人人平等,不允許有法外之地、法外之人和法外之教。對藏傳(chuan) 佛教僧俗信眾(zhong) 而言,首先都是國家的公民,遵守國家法律是公民基本義(yi) 務。對黨(dang) 和政府而言,就是要樹立法治思維,完善宗教工作法律法規,不斷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的能力水平。堅持依法依戒管寺管僧,積極引導僧人愛國愛教、遵紀守法,不斷提高藏傳(chuan) 佛教工作法治化水平。要始終堅持宗教中國化方向,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原則,堅決(jue) 抵製宗教極端思想滲透。這是在藏傳(chuan) 佛教中國化道路上,時代化提出的迫切現實需要,值得我們(men) 進一步深入探討和實踐。(新利平台 文/易文文)

(責編:陳衛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