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紮什倫布寺彩砂壇城:“難建易毀”的非遺藝術

發布時間: 2023-12-02 20:55:00 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每當人們(men) 來到西藏的寺廟,都會(hui) 讚歎於(yu) 寺中精美的壁畫、造型多樣的佛像、別具匠心的唐卡等宗教藝術。這些距今數千年的絢爛藝術中,凝結著藏民族對宇宙世界的思考,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見證。在藏傳(chuan) 佛教中,有一種被稱作“最獨特、最精致”的宗教藝術---彩砂壇城。今天,就讓我們(men) 走進紮什倫(lun) 布寺,一起感受彩砂壇城繪製的精彩絕倫(lun) 。 

  壇城,被稱作“曼荼羅”,是藏傳(chuan) 佛教密宗的重要元素,承載了豐(feng) 富的象征意義(yi) 和深刻的修行內(nei) 涵,在藏傳(chuan) 佛教繪畫、寺院建築、佛塔建築、宗教法器、佛事活動中被廣泛采用,並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和種類。  據紮什倫(lun) 布寺僧人紮平介紹, “壇城從(cong) 整體(ti) 上來講有二維壇城、三維壇城之分,但按其造型形式,表現內(nei) 容和使用材料可分為(wei) 平麵繪畫壇城、立體(ti) 建築壇城、彩砂彩粉浮雕壇城等多種類型。我們(men) 現在所看到的時輪壇城既是代表人體(ti) 也是代表宇宙,它的每一個(ge) 組成部分都與(yu) 人體(ti) 有著對應關(guan) 係。它是用金、銀、銅、木頭等製成的立體(ti) 法器壇城模型,就像立體(ti) 的宮殿,這類壇城是作為(wei) 密宗冥想法器,供陳列和膜拜使用。除此之外,還有金剛密法、喜經剛兩(liang) 座造型各異的壇城。殿堂頂部的壇城壁畫都是僧人以近乎於(yu) 90度的立體(ti) 筆觸繪製出來的,其難度可見一斑。” 


圖為(wei) 陳列在日喀則市珠峰文創園區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展示中心的彩砂壇城 攝影:王淑


圖為(wei) 紮什倫(lun) 布寺時輪金剛壇城(局部) 攝影:趙振宇


圖為(wei) 紮什倫(lun) 布寺金剛密法壇城 攝影:王淑


圖為(wei) 紮平正在介紹位於(yu) 殿堂頂部的壇城壁畫 攝影:趙振宇

  彩砂壇城是用采集而來的特殊礦石研磨成粉,再加入染料製成各種顏色的砂粉,根據佛教密宗教理,在地麵上或木板上按紋樣漏印、撚撒而成。數百萬(wan) 顆沙粒,按照嚴(yan) 格的規定和細節要求,在僧人手中成為(wei) 想象中的宮殿,任何一處位置、結構、長度等細節都不能搞錯。其結構複雜,繪製難度比較大,隻有具備高超技巧和豐(feng) 富宗教知識的畫師才能繪製。一幅彩砂壇城往往需要數名乃至數十位訓練有素的僧人合作方能完成。平常人很難見到彩砂壇城,是因為(wei) 寺中僧人隻會(hui) 在特定的時間進行繪製,並在繪製好的七天中舉(ju) 行宗教儀(yi) 式,待宗教儀(yi) 式結束後將其徹底‘推倒’。 

  在紮什倫(lun) 布寺密宗院殿內(nei) ,我們(men) 見到了這幅大威德金剛彩砂壇城。多樣的線條、豐(feng) 富的色彩、細膩的“筆觸”,讓人誤以為(wei) 是一幅鋪在地麵上的“唐卡”。慈誠僧人介紹,“這幅‘大威德金剛彩砂壇城’是8位僧人用4天的時間完成的,今天是密宗院舉(ju) 行宗教儀(yi) 式的最後一天,明天過後這幅壇城將全部‘推倒’。”“紮什倫(lun) 布寺每年共繪製6次彩砂壇城,除大威德金剛彩砂壇城外,還繪製密集金剛壇城、勝樂(le) 金剛壇城、普明大日如來佛壇城和2次時輪壇城。” 


圖為(wei) 紮實倫(lun) 布寺密宗院內(nei) 繪製好的大威德金剛彩砂壇城 圖片由慈誠提供

  慈誠說:“並不是所有僧人都有資格繪製彩砂壇城。在紮什倫(lun) 布隻有精通顯宗教理,學懂五部大論,開始密宗修行後才能夠學習(xi) 彩砂壇城繪製。紮什倫(lun) 布寺745名僧人中,目前隻有150多名僧人掌握彩砂壇城繪製,但由於(yu) 一些僧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視力下降,隻有數十名年輕僧人還在繪製,並且不斷傳(chuan) 承。” 


圖為(wei) 紮實倫(lun) 布寺時輪經剛彩砂壇城及其繪製僧人 圖片由慈誠提供

  在像慈誠一樣的藏傳(chuan) 佛教僧人心中,能夠繪製彩砂壇城是一件極其“功德無量”的事情。但在一定的宗教儀(yi) 式結束後,這幅精致的彩砂壇城卻會(hui) 被打掃幹淨並且倒進附近的溪流或河裏。在一些當代學者的研究中,將彩砂壇城與(yu) 行為(wei) 藝術進行類比,將其稱作“瞬間藝術”。在瞬間藝術角度,彩砂壇城藝術作品的短暫屬性曾引起關(guan) 注,其美麗(li) 而脆弱猶如曇花一現,但正是這種短暫性讓其所傳(chuan) 達的情感瞬間爆發出強大而震撼的力量。慈誠說,彩砂壇城的‘推倒’是佛教世界中對於(yu) “虛幻無常”的詮釋,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將是虛無的。但作為(wei) 藝術作品,僧人們(men) 在創作中精神高度集中,靜觀萬(wan) 象,將生命的自由,文化的深厚以沙畫為(wei) 媒介表現出來,具有較高的藝術價(jia) 值、文化價(jia) 值和社會(hui) 價(jia) 值


圖為(wei) 慈誠向記者介紹紮什倫(lun) 布寺彩砂壇城繪製 攝影:趙振宇 

  佛教文化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的重要部分,在藏傳(chuan) 佛教中,無論是宗教儀(yi) 軌、寺廟唐卡、傳(chuan) 統服飾、音樂(le) 等形態中,都大量體(ti) 現了具體(ti) 的、種類繁多、各呈異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2014年,紮什倫(lun) 布寺彩砂壇城繪製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根據《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的實踐及其曆史性成就》白皮書(shu) 介紹:2012年至2022年,國家和自治區投入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資金3.25億(yi) 餘(yu) 元,用於(yu) 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項目保護、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chuan) 承人記錄工作、開展傳(chuan) 習(xi) 活動以及保護利用設施建設等。黨(dang) 和國家曆來對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高度重視,像紮什倫(lun) 布寺一樣的藏傳(chuan) 佛教寺廟在保護和傳(chuan) 承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方麵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新利平台 記者/王淑 趙振宇)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班禪在紮什倫布寺為信教群眾摸頂賜福

    11月13日至14日,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中國佛協西藏分會會長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傑布在西藏日喀則市紮什倫布寺多加大院為信教群眾摸頂賜福,這是近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班禪摸頂賜福活動。 [詳細]
  • 班禪首次為紮什倫布寺僧人授戒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中國佛協西藏分會會長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傑布,為日喀則市江孜縣重孜寺生欽·旦巴熱傑活佛授予比丘戒暨為紮什倫布寺部分年輕僧人傳授沙彌戒儀式在紮什倫布寺拉讓殿舉行。  [詳細]
  • 《拉薩情》總導演格桑次仁:這是一場來自雪域高原的視聽盛宴

    11月29日晚,在北京民族劇院裏,伴隨著一陣陣雄渾的藏戲鼓鈸聲響起,2023北京拉薩“心連心”藝術周暨《拉薩情》進京文藝匯演熱鬧開場,讓京城觀眾在家門口感受到原汁原味的西藏民族特色藝術。 [詳細]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