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日喀則江洛康薩社區:“雙向奔赴” 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發布時間: 2023-12-11 16:48:00 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我們(men) 社區是日喀則市桑珠孜區民族成份最多、民族結構最複雜、多民族嵌入式居住的老社區。”日喀則市桑珠孜區江洛康薩社區工作人員次仁旺姆指著便民服務大廳內(nei) 的榮譽牆向記者介紹著社區情況。

  江洛康薩社區成立於(yu) 1988年,生活著漢族、藏族、回族、蒙古族、彝族、東(dong) 鄉(xiang) 族等13個(ge) 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社區總人口的96.8%。先後獲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ti) ”“全國最美誌願社區”“西藏自治區第一批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等稱號。近日,記者在江洛康薩社區的采訪中,感受到了各族群眾(zhong) 在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雙向奔赴”。


圖為(wei) 日喀則市桑珠孜區江洛康薩社區便民服務中心大廳 攝影:趙振宇

  社區服務好不好,居民群眾(zhong) 說了算

  來自甘肅省臨(lin) 夏回族自治州的馬曉衛是一名回族群眾(zhong) ,來到西藏已經有8年時間了,在江洛康薩社區轄區內(nei) 經營著一家小型商貿公司,工作、生活都在這裏,他感覺非常舒適。


圖為(wei) 馬曉衛向記者介紹在江洛康薩社區生活情況 攝影:王淑

  作為(wei) 一名‘外來戶’,來到一個(ge) 新的地方考慮最多的是能不能融入當地生活,江洛康薩社區的包容性非常強,遇到任何問題社區都會(hui) 積極幫助解決(jue) 。每逢我們(men) 回族的傳(chuan) 統節日,社區工作人員都會(hui) 提前打電話向我們(men) 致以節日的祝福;遇到藏族的傳(chuan) 統節日,社區工作人員也會(hui) 邀請我們(men) 去社區一起過節。對於(yu) 我們(men) 在外謀生的人來說,社區如果能融合進去就像家一樣溫暖,融合不進去即使是大城市也感覺很孤獨。江洛康薩就是我的第二故鄉(xiang) 。”馬曉衛帶著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一起生活在這裏。


圖為(wei) 馬曉衛在藏全家福 圖由受訪者提供

  “藏族人民是非常淳樸、非常和善、非常實在的。”在馬曉衛所經營的公司一共有6名店員,其中3名是當地藏族群眾(zhong) ,在解決(jue) 社區居民就業(ye) 的同時,也在為(wei) 社會(hui) 奉獻著自己的愛心。2022年,馬曉衛前往日喀則市薩迦縣扯休鄉(xiang) 送家電時,發現戶主家生活並不富裕,而且還有一位智力有缺陷的女孩,心裏非常難受。他便再次前往捐款捐物,希望能夠幫助他們(men) 。2年多的時間裏,馬曉衛在日喀則當地捐款捐物金額累計達20多萬(wan) 元,當談及為(wei) 什麽(me) 要做公益時,他說:“我的母親(qin) 是一位人民教師,從(cong) 小受她影響要施仁布德。我在日喀則能夠賺到錢,也是賺的本地群眾(zhong) 的錢,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nei) 能夠回饋這裏的群眾(zhong) ,內(nei) 心也非常舒服。” 


圖為(wei) 馬曉衛向困難群眾(zhong) 發放愛心物資 圖由受訪者提供

  家人一樣在身邊,走進居民“心坎裏”

  57歲的阿佳德吉一直生活在江洛康薩社區,她經營著一家麵積不大的餅店,20多年來她做的餅不僅(jin) 成為(wei) 了街頭巷尾人們(men) 熟悉的味道,而且許多江洛康薩社區外的居民也專(zhuan) 程前來購買(mai) 。


圖為(wei) 在店中忙碌的阿佳德吉 攝影:王淑

  走進阿佳德吉的家,寬敞明亮的二層小樓溫馨、典雅,明亮的瓷磚、古樸的家具,簡約中透露著精致。阿佳德吉說翻修這套房子一共花了200多萬(wan) 元,其中一部分是貸款,分10年還清,現在還在償(chang) 還貸款中。“我生活在江洛康薩社區已經很多年了,這裏的社區工作人員工作態度非常好,生病了隻要打個(ge) 電話,他們(men) 都會(hui) 立馬派人帶我去醫院。”阿佳德吉對社區工作人員非常熟悉,次仁旺姆對阿佳德吉情況的了解就像自己的親(qin) 人一樣。

  我們(men) 詢問阿佳德吉償(chang) 還貸款會(hui) 不會(hui) “壓力山大”,阿佳德吉卻說壓力並不大。“我現在做餅子一天能賣200多元,生意好的時候收入會(hui) 多一些,生病了有醫療保險,繳納養(yang) 老保險後未來還有養(yang) 老金,慢慢也會(hui) 如期還上的。”阿佳德吉對現在的生活非常滿意,與(yu) 幾十年前相比完全是“天壤之別”。


圖為(wei) 社區工作人員正在向記者介紹阿佳德吉的情況 攝影:趙振宇

  次仁旺姆向記者介紹,現在西藏的老人在養(yang) 老和醫療方麵政府給予很大的政策支持。在養(yang) 老保險上,隻要按照每年200元的標準累計繳納滿15年城鄉(xiang) 基本養(yang) 老保險,60歲時就可以每月領取240元左右的養(yang) 老金;在醫療保險上,西藏城鄉(xiang) 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籌資標準為(wei) 每人每年875元和1055元兩(liang) 個(ge) 檔次,個(ge) 人隻需繳納200元或者380元,剩下的部分由政府補貼,最高報銷比例可達到90%。次仁旺姆還補充到,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一定等級的殘疾人居民,以及60歲以上的女性和65歲以上的男性均不用繳納城鄉(xiang) 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費用,由政府全額補貼。

  家鄉(xiang) 文化帶入藏,回饋社區傳(chuan) 愛心

  在江洛康薩社區臨(lin) 街的店鋪中,有一家名叫九色安多的火鍋店,這家店鋪負責人是來自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的年輕小夥(huo) 烏(wu) 金次旦。5年前,烏(wu) 金次旦的老鄉(xiang) 桑傑等幾位來自安多的藏族小夥(huo) 一起在日喀則合夥(huo) 創辦了“九色安多”這個(ge) 品牌火鍋店,現在,日喀則市桑珠孜區、江孜縣、拉孜縣3地已經有4家分店,累計解決(jue) 了300多人的就業(ye) 。


圖為(wei) 在店中正在忙碌的烏(wu) 金次旦 攝影:趙振宇

  “‘九色安多’品牌來源於(yu) 我們(men) 甘南一個(ge) 非常重要的節日‘九色甘南香巴拉旅遊藝術節’,這個(ge) 藝術節現在已經舉(ju) 辦了21屆,我們(men) 也是想用自己的方式,讓甘南傳(chuan) 統文化和傳(chuan) 統節日被更多人了解。”烏(wu) 金次旦向我們(men) 介紹著店名來源。“雖然我們(men) 也是藏族,但是在西藏有些方麵還是需要慢慢適應和習(xi) 慣的,在江洛康薩社區的這個(ge) 店裏我已經工作了3年多,和社區工作人員關(guan) 係非常融洽。有時會(hui) 遇到證件更換等不明白的問題,隻要谘詢社區,工作人員都會(hui) 盡快給我們(men) 回複,這樣的工作態度對於(yu) 我們(men) 個(ge) 體(ti) 經營者來說太難得了。”

  “每年冬天,九色安多火鍋店都會(hui) 請日喀則700多名環衛工免費吃火鍋,他們(men) 已經堅持做了4年,成為(wei) 了店裏的傳(chuan) 統。環衛工人們(men) 會(hui) 帶著哈達來獻給店裏表示感謝,我們(men) 作為(wei) 社區工作人員看著這一幕也非常感動”,次仁旺姆說。

  “在日喀則這麽(me) 多年,獲得了許多消費者的信賴,我們(men) 請環衛工人吃飯,感謝他們(men) 為(wei) 城市環境衛生付出的辛勤勞動,也是我們(men) 對社會(hui) 的回饋和感恩”,烏(wu) 金次旦說。

  民族團結是全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在江洛康薩社區,我們(men) 看到了各族群眾(zhong) 對社區服務的認可與(yu) 高度評價(jia) 。在社區黨(dang) 支部的帶領下,各族群眾(zhong) 人心歸聚、精神相依,社區成為(wei) 了各族群眾(zhong) 人心凝聚、團結奮進的強大精神紐帶。在西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貫穿在治藏穩藏興(xing) 藏事業(ye) 全過程、各方麵,各族群眾(zhong) 用“雙向奔赴”的方式,共同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新利平台 記者/王淑 趙振宇)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