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有著燦爛的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雪域高原,西藏各級部門立足本地,放眼全國,通過持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得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在雪域高原每一寸土地蓬勃發展,以其向上向善的力量,滋養(yang) 著各族兒(er) 女的精神世界。近些年,西藏有關(guan) 部門深入挖掘傳(chuan) 統文化的豐(feng) 富內(nei) 涵,大力發展民族文化事業(ye) ,不斷實現各族人民對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
隨著社會(hui) 的發展和人們(men) 文化素質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guan) 注傳(chuan) 統文化的保護和傳(chuan) 承。在西藏,各級部門高度重視保護和發展西藏傳(chuan) 統文化,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綜合運用法律、經濟和行政等多種手段,西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得到有效保護,在不斷探索中煥發出蓬勃生機。同時,麵對瀕臨(lin) 滅絕的民族民間文化,西藏先後多次組織大規模、有係統的普查、搜集、整理、研究和出版工作,使得西藏民間文化得到全麵搶救和有效保護,煥發出新的光彩。例如,在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傳(chuan) 承方麵,2006年以來,中央財政累計投入2億(yi) 多元,用於(yu) 西藏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項目的保護、國家級代表性傳(chuan) 承人的搶救性記錄、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承人群培訓以及扶持傳(chuan) 承人開展傳(chuan) 習(xi) 活動、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利用項目基地建設等。
在藏文古籍保護領域,西藏自治區大力推進古籍普查登記工作,截至2022年年底,已基本完成西藏全區各市地約1160多家收藏單位及個(ge) 人的古籍普查登記任務,普查總量達1.8萬(wan) 餘(yu) 函(十萬(wan) 餘(yu) 冊(ce) )、製作版本書(shu) 影9萬(wan) 多幅,305函古籍成功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很多珍貴古籍也相繼出版發行。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西藏通過大規模的搶救、搜集、整理和出版,藏文古籍文獻工作取得了豐(feng) 碩成果……
大道至簡,實幹為(wei) 要。西藏大力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主流價(jia) 值,積極傳(chuan) 承和保護民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建設,繁榮文化事業(ye) ,發展文化產(chan) 業(ye) ,使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真正深入人心,更好滿足了各族群眾(zhong) 精神文化生活新期盼。據統計,西藏現有中國曆史文化名城3座,中國曆史文化名鎮5個(ge) ,中國曆史文化名村4個(ge) ;80個(ge) 村落列入中國傳(chuan) 統村落名錄,29個(ge) 村寨獲評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自2013年起,10萬(wan) 餘(yu) 件各類珍貴文物在數字化建檔中得到更加科學地保護;在基層,積極開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進基層活動,提升基層文化設施服務功能,建強100個(ge) 村級群眾(zhong) 性文化示範陣地……在實際工作中,西藏始終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在理論中找方向,在調研中找思路,在實踐中找答案,不斷強化開放包容的格局胸懷,不斷精進守正創新的“看家本領”。例如,在藏醫藏藥發展方麵,近年來藏醫藥文化取得了顯著成果。截至2023年4月,西藏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xiang) 鎮衛生院、村衛生室藏醫藥服務覆蓋率分別從(cong) 2012年的50%、71%、15%提高到100%、94.4%和42.4%;西藏藏醫藥大學成為(wei) 全中國唯一單獨設置的藏醫藥高等院校,累計培養(yang) 7000餘(yu) 名學員、463名碩士研究生和50名博士研究生……
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它是一種力量,也是一種精神。在現代化發展進程中,西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不斷繁榮與(yu) 發展,不斷與(yu) 新時代、新實踐、新問題相結合,加快構建更具原創力、親(qin) 和力、影響力的話語和敘事體(ti) 係,講好中國故事,講好西藏故事。(新利平台 文/王東(dong)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