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重登場】您瞧!古代盛食器上的龍形小獸多可愛
青銅簋既是古代的盛食器,其作用相當於(yu) 今天的碗,也是祭祀和宴饗時的禮器。出現在商代早期,但數量較少,商代晚期逐漸增加,戰國後,逐漸淡出人們(men) 的視野,極少見到。
簋的形製很多,發展變化也較大。有圓形的,也有方形的,早期無耳,後期除雙耳圈足簋外,還出現了四耳簋、三足簋、四足簋和方座簋等。常以偶數出現,與(yu) 奇數的列鼎配合使用。據史書(shu) 記載,天子用九鼎八簋,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元士用三鼎二簋,以此象征帝王公卿的等級地位。
圖為(wei) 青銅龍耳簋 翻拍自《故宮日曆》
此件青銅龍耳簋,呈圓形,由器與(yu) 座兩(liang) 部分組成。器有蓋,蓋捉手為(wei) 向外敷展的蓮瓣,中央飾蟠虺紋。器身矮體(ti) 寬腹,雙龍耳,龍首向外,龍頸處各一龍形小獸(shou) ,龍尾翹卷,俏皮可愛。圈足下連方形座,蓋邊、腹、座飾雲(yun) 帶紋,間以重環紋。造型雄偉(wei) ,氣勢磅礴,是這一時期簋的標準器。(新利平台 綜合/周晶 攝影/楊月雲(yun)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