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者,禾熟之名,每歲一熟,故以為(wei) 歲名。
除夕這一天對中國人來說是極為(wei) 重要的。忙碌了一年的人們(men) ,在這一天迎來了親(qin) 人團聚,在除舊迎新的同時,吃著豐(feng) 盛的年夜飯,闔家歡樂(le) 。
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夜、歲除、大晦日,是農(nong) 曆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即春節前一天晚上。除夕因常在農(nong) 曆十二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為(wei) 大年三十,2024年的除夕為(wei) 2月9日,農(nong) 曆臘月三十,是農(nong) 曆年的最後一天。
百節年為(wei) 首,四季春為(wei) 先。“除夕”含有舊歲到此夕而除,明日即另換新歲的意思。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鬁之鬼”,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據稱,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風土記》等史籍。
貼春聯
圖為(wei) 貼春聯迎新年 攝影:吳靈萱 來源:人民網
春聯通常由一副對聯和一個(ge) 橫批組成,是中國人春節民俗的重要載體(ti) 和表現形式,也是春節期間最具有代表性的語言景觀。對仗工整、簡潔明了的春聯,表達了人民群眾(zhong) 驅邪避凶、迎春納福的美好願望,為(wei) 春節增添了濃厚的節日氛圍,也彰顯了漢語的獨特魅力。
燃爆竹
圖為(wei) 除夕夜燃爆竹 攝影:王智霖
每逢春節,各地貼春聯和門神祈福、燃爆竹驅趕“年獸(shou) ”,人們(men) 在清脆響亮的鞭炮聲中迎接新歲。
壓歲錢
圖為(wei) 壓歲紅包 來源:中新網
傳(chuan) 統意義(yi) 上在春節期間由長輩在年三十晚上零點後派給晚輩的紅包稱作壓歲錢(壓歲包),是表示把新的一年的祝福和好運帶給他們(men) 。
吃年夜飯
圖為(wei) 豐(feng) 盛的年夜飯來源:新華網
年味,隆重而熟悉,它深藏在每一個(ge) 中國人歲暮年初的儀(yi) 式裏。年夜飯也叫“合家歡”,是人們(men) 極為(wei) 重視的家庭宴會(hui) 。闔家大團圓的宴會(hui) ,寓意吉祥、發財、圓滿、團圓。
看春晚
圖為(wei) 2023年春節聯歡晚會(hui) 來源:央視網
看春晚,迎新年。這是中國人在特殊日子裏獨有的浪漫,一個(ge) 個(ge) 節目中,人們(men) 推杯換盞,笑聲洋溢,在零點辭舊迎新的鍾聲中,迎來新的一年。
龍騰盛世慶團圓,除夕祥瑞滿天飛。
龍騰虎躍迎新年,除夕之夜送祝願。
在這辭舊迎新的時刻,祝您龍馬精神迎新春。
紮西德勒!
(新利平台 綜合/王智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